文章详情

大江之韵·探寻南广河∣月江镇:桃红梨绿茶飘香 三产融合乡村美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杨波 侯云春 黄晓庆 赵旭东 文/图)4月17日,“大河之韵·探寻南广河”主题调研采访活动深入南广河流域高县境月江镇,进行实地探访。

南广河畔,月江镇福顶村红岩山上,茶山绵延起伏,基地里不时传出村民管护茶叶间歇时的欢声笑语……行走在产业路上,眼前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刘开远夫妇管护果树

刘开远管护果园

清晨,太阳还没有升起,南广河畔两岸的宁静被鸟鸣声打破。福顶村八组村民61岁的刘开远和老伴早早出门,去给果园里挂果的梨树进行人工蔬果。

福顶村位于月江镇的南广河畔。刘开远的家门口,是成片的果园基地和茶山。

“种了30年了,就是靠种梨子供养了两个孩子成家立业。”刘开远一边蔬果一边说,这片土地贫瘠不适合种植玉米红薯,就适合发展经果林,家里现在有30亩果园。

“不晓得今年翠冠梨价格会不会降?但还是经常发朋友圈,让客户早点了解梨子的情况。”刘开远和老伴坐在梨树下讨论着。 

梨树

红岩山上的果园基地

在红岩山上的另一边,成片的茶山里不时传出了机器管护的声音。站在产业路上的早枝春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何春霖,正与江浙的经销商电话沟通交流下一批货物什么时候发出,并询问最近市场销售情况。 

红岩山茶场

红岩山茶产业基地(何春霖提供)

“茶业基地原名为还阳茶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初。”何春霖介绍说,现在茶山管理是为采夏秋茶做准备,每天有30人左右在茶园工作。 

早枝春茶叶负责人何春霖

何春霖介绍早枝春茶叶品牌

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2020年6月,何春霖流转承包下有着70年历史的“还阳茶场”,成立四川红岩山早枝春茶业有限公司。投入1000余万元将原有破旧的厂房进行拆除重建,购置先进的制茶设备、进行有机绿色化种植,逐步建立起集茶叶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一体的产业链,带动当地居民增收致富。

距离车福顶村10多公里的川新村桃李果园里,也正在进行园区管护。川新村主导产业为水果,拥有桃李果园2000余亩。

“因为离市区近,每年桃花开得时候园区里都是游人如织。”川新村党支部副书记沈文武介绍,通过特色产业发展,村上村民收入增加了,基础设施也提升了,乡村发展越来好了。

桃子、李子、梨子、茶叶已逐渐成为富民产业,是助力月江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规模化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成为月江推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关键之举。”月江镇党委书记李林说,将立足区位优势,把福顶村的特色产业与红岩山的旅游开发相结合,打造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