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自贡讯(王贵勇 周强 鲜亚谦 者 陈家明)近年来,自贡市大安区以落实林长制要求为重要抓手,健全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属地管理的古树名木科学保护管理机制,采用“三个三”工作法,扎实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走出了一条基层生态保护新路子。
为抓实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大安区积极构建“三个机制”。健全组织机制。全面落实林长制,健全保护制度,印发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林长令,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纳入各级林长日常巡林和督导考核范围,按照“一长两员”网格化管理要求,落实管护单位和人员,划定责任区域,明确职责分工,签订管护责任书,压紧压实区、镇、村三级保护管理责任。建立司法机制。强化生态保护司法保障,积极探索建立 “林长+警长”“林长+检察长”司法监督制度,加强信息交流共享,注重执法司法联动,结合“全国科普日”等活动,重点围绕人为盗伐、非法倒卖、非法移植等破坏古树名木行为,联合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开展普法宣传,形成生态资源保护合力。拓展投入机制。全方位拓宽资金渠道,在加大财政资金保障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古树名木保护,建立健全“古树认领”机制,结合当地三多古寨梨花风筝季传统习俗,开展“一家人一棵树”古树认领活动,吸引游客在观景游园时参与古树认养,为全区古树名木保护注入了大量社会资本。目前,全区两大古树群落认领率已超60%以上。
同时,该区积极实施“三个措施”,提高古树名木保护质效。“一树一档”规范建档管理。严格落实《四川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相关规定,逐株定位、标号、登记,采集树名、树龄、冠幅、胸径等信息,建立古树名木电子信息档案,赋予每棵古树“身份牌”和“二维码”,按照统一编号、统一内容、统一制码实行挂牌保护。全区挂牌保护古树294株(包含两个古树群落),其中一级古树1株,二级古树1株,三级古树292株。“一树一策”开展救护复壮。坚持日常养护和定期监测相结合,聘请行业专家及专业队伍对全区古树名木开展全覆盖“体检”,并制定复壮救护方案,采取病虫害治理、修建围栏、安装避雷针、地质排危等措施进行辨证施治,已累计投入整合资金30余万元,救治古树80余株,排危30余处,有效改善了古树生长状况,让濒危、衰弱古树焕发新生。“一树一人”加强群落保护。落实古树群落常态化巡护制度,选聘专业巡护人员,日常监测古树群落生长状况,对隐患问题实行“红、黄、蓝”分级管理并逐项排危整改;成立古树群落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应急救援队员,日常开展森林防火巡查,确保辖区古树群落“零火情”;实施古树群落网格化管理,设立专职管护人员,签订挂牌古树管护协议,做到树树有人巡、树树有人防、树树有人管。
值得一提的是,该区还深入挖掘古树名木保护价值。深挖文化价值。古树名木承载着文化、乡愁和记忆,都有其历史和故事。大安区大力挖掘三多古寨古树群落背后的历史故事,让古树名木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价值活起来,变成有记忆的地标、可触摸的历史,成功打造三多古寨“贡梨”品牌,探索了一条对古树名木长久保护的一种有效途径。深挖旅游价值。千姿百态的古树名木是独特的景观,也是重要的地方旅游资源。大安区认真分析研究古树名木分布,将三多寨镇古树群落纳入乡镇文旅休闲片区村级国土空间规划,细化明确古树群落保护任务,助推三多古寨镇创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同时,以三多寨古梨树群、古柚树群为重要载体,连续举办二十五届梨花风筝季活动,形成“春季赏古树花,秋季品古树果”的生态旅游模式,每年吸引游客约10万人次。深挖经济价值。大安区坚持古树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围绕古树群落修复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旅游景区打造,持续完善周边基础设施,引入社会资本先后投资约500万元,新建生态停车场、步游道、村庄美化、亮化工程等工程,大力引导周边发展民宿、餐饮等产业,实现镇村旅游收入约200万元。
接下来,大安区将进一步探索“林长+古树名木”保护机制,讲好古树故事、守好古树财富、做好古树文章,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大安,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