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专题 > 大江之韵·探寻南广河 > 河与镇 >新闻详情

大江之韵·探寻南广河丨云上观斗:“一街跨两省”的苗乡风情

2024-04-27 09:27:07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李占庄校对:高艳责任编辑:黎琦审核:张瑞灵

四川经济网宜宾讯(马小文 张忠秋 记者 杨波 侯云春 文/图)发源于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的万里长江第一支流南广河,蜿蜒流淌向北,在四川省宜宾市珙县观斗苗族乡进入四川盆地南缘,有了小名“邓家河”。在邓家河的润泽下,既造就了这里有着“小三峡”之称的河谷风光,也带来了“一街跨两省”的地域风情。近日,参加“大河之韵 探寻南广河”主题调研采访活动的采访团队走进观斗苗族乡,探访这个地处川滇交界处的苗乡风情。

3d33dc4912cf7facdafa0dea145e9d7

蜿蜒流淌的南广河

“一街跨两省”的街,就是威信县罗布镇与观斗乡交界处的“中兴场(观斗乡旧名)”街,街道的一半地界属观斗乡前进村,另一半地界属威信县罗布镇郭家村。而这条街,也是观斗乡的中心集镇,党政机关和医院、学校等,都坐落在中兴场街四川地界一侧。

2

一街跨两省

当地干部告诉记者,两地由于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边界乡镇在经济、文化、贸易、旅游等领域交往频繁。但一街分属两省,也让这里曾经频繁出现省际边界摩擦,管理困难。2010年,两地正式成立了珙威省际边界党建联动区,实施“八联共创”行动,推动省际边界实现共建共治共享,自此促进边界民族大团结、大融合,成为了川滇交界处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1

一街跨两省

八联共创,就是基层支部联建、廉洁工作联抓、民族团结联谊、生态环保联治、社会治理联动、产业发展联推、公益事业联享、文化活动联办。在“共创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下,前进村与郭家村组建了联合调解委员会,针对矛盾纠纷开展公平公正研判分析、监控和处理,解决跨省矛盾纠纷300余起,将矛盾纠纷处置在萌芽状态;合力整合财政资金、引导群众投工投劳等方式,着力解决交界区500余户群众的饮水、用电等难题;合力提升交通环境,脱贫攻坚期间,双方积极争取项目、筹措资金,推进省际边界路网互联互通,基本消除省际边界断头路、坑洼路;特色产业发展经验相互学,销售渠道相互推,致富道路相互走,罗布镇甜柿、观斗乡花椒等农产品销售一空,罗布镇王棚山建立的千亩黄金梨生产基地、观斗乡苗岭肉牛专业合作社均吸纳对方群众入股参与,促进群众增收;文化活动联办,双方每年举办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跨省联动示范区“苗场节”暨夏至文化活动,威信、珙县及周边区域的几千苗汉儿女身着节日盛装,携带极富地域特色的土特产品云集观斗乡中心“赶苗场”,目前“苗场节”已经举办十届,成为两地沟通交流、培植和展示优秀乡村和民俗文化的平台。

fb864b3c17bed5db3a5d14ce134a1c7

云上观斗

据悉,云贵高原北麓、四川盆地南缘交界区域,海拔逐渐抬升,观斗乡属四川盆地南缘盆周低中山区,境内海拔为460米—1201米,高差达741米。乡境西南侧的观斗山,海拔高1201米,相传为古代观测天象,坐山观北斗的峻拔高山,故名观斗山,这也是观斗乡名字的由来。同时,因周边群山海拔高,山腰山顶多有云雾缭绕,故观斗乡也有“云上观斗”的美誉。

观斗乡矿产资源丰富,曾是珙县主要的磺厂聚集地,煤矿厂最高峰时也多达8家。当前,该乡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当地地理气候实际,积极推动食用菌、肉牛、蚕桑、花椒等产业特色化、适度规模化发展,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其中,观斗乡打造了“云上花椒”产业品牌,全乡种植花椒2000余亩,投产800余亩;争取到肉牛养殖“千牛村”项目,目前观斗乡白仁村肉牛规模化养殖已达到700余头规模;正在摸底探索紫苏、菌菇类等特色富民产业项目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