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杨波 侯云春 赵旭东 文/图)“南广河从云贵高原乌蒙山脉流下来,在宜宾汇入长江,是万里长江第一支流,也是宜宾南向发展的重要通道。”5月8日,宜宾市经信局(酒促局)原副局长,刚调任的宜宾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强在接受四川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开展“大江之韵·探寻南广河”主题调研采访活动,考察两岸经济发展现状,挖掘历史文化,总结南广河的自然、生态、文化之美,赋能南广河流域未来发展,很有意义。
高洲酒业生态酿酒基地
李强说,发源于云南威信县高田乡的南广河,从云贵高原顺着四川盆地南缘,穿越群山流来,沿途几乎无工厂,生态良好,水质洁净,是一条难得的生态河流,不仅养育了两岸人民,而且极具河流的生态美学价值;同时,自古以来,南广河是秦“五尺道”、汉“南夷道”上水陆的重要连结线,起到了自秦汉以来一直到清的“叙滇官道”和民国的“叙昆大道”的交通要道的作用,这条重要河流,还“流淌”着深厚的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铜盐古道、僰人、航运、酿酒、制茶等文化,景观之美叠加文化之美,南广河的文化旅游开发价值很大。
蜀南桑海
行走南广河,会发现许多“千年产业”生生不息。南广河两岸留下来的千年酿酒技艺,让昔日作坊式酿酒变成大规模酿酒,如今高洲酒业已成长为“原酒大王”;王家白酒,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酿出了优质优价的高山美酒,深受市场欢迎;“川南请春酒”文化盛行,让人们在浓浓酒意里,感受宜宾人的热情与好客。因此,某种意义上而言,南广河就是一条美酒河。南方丝绸之路传承着千年丝文化,南广河两岸气候适合栽桑养蚕,如今,连绵起伏的桑园已连成“蜀南桑海”,气势磅礴,蚕丝产业也成为富民产业;昔日茶马古道,今日茶产业蓬勃发展,高县是巴蜀历史上的著名产茶区,著名出口红茶“川红”的故乡;珙县鹿鸣贡茶,凭借高山云雾茶的卓越品质,香飘四海。这些产业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能穿越经济周期,今后进一步提升品质,挖掘文化底蕴,做好品牌与市场营销,将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南广河穿城(高县)而过
南广河是宜宾乃至四川的重要南向发展通道。历史上四川的茶、丝、盐、百货,云南的铜、锡,山货都通过南广河运输,南来北往,打开了宜宾的对外交往空间。如今,随着高速公路、渝昆高铁的修建,沿着南广河通向云南的交通大通道,会更快更便捷。李强希望,宜宾市的企业家,要通过南广河,看到南方,看到广阔的市场空间,向南发展,让“宜宾造”产品,卖向云南、贵州,卖向更远的东南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