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乐山讯(记者 蒋培路 黄晓庆 文/图)5月16日,由中国环境报社主办,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和规划院、乐山市生态环境局承办的“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研讨会暨中国环境报特约评论员工作会在乐山市举行。会议介绍了乐山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和相关工作,表彰了四川省乐山市生态环境局任理军等30名来自全国的中国环境报2023年度优秀特约评论员。
会议表彰了30名来自全国的中国环境报2023年度优秀特约评论员
“近年来,实行美丽乐山向‘美’前行,污染防治向‘绿’提质,绿色转型向‘新’发力。如今,乐山全市生态环境状况为‘优’,指数连续7年居四川省第2位。”会上,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建伦介绍了乐山市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关情况。他表示,乐山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之以恒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世代工程”来抓,制定实施《乐山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十二条措施》,围绕峨眉山一乐山大佛“双遗产”保护、扬尘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三江两岸岸线保护等方面,颁布出台地方性环保法规7部,开展“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试点城市建设,持续推进落后产能退出、超低排放改造等,将乐山市打造成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全省首批林长制创新试点城市。
研讨会上,围绕“如何写好生态环境评论员文章”,郑兴春、程晋波等获表彰优秀特约评论员代表作了经验交流发言,中国环境报社副社长、常务副总编辑陈谦提出了宝贵意见。
获表彰的优秀评论员代表交流写作经验
“评论员和诗人、作家是共通的,需要站在历史最深处,站在时代最前沿。现在的媒体拼的是思想,拼的是观点。”陈谦表示,评论写作离不开时代,要做时代的写作者。他建议,写评论不要写成工作意见和建议,要用新闻化的语言来表达,要下功夫,见功夫,在日常工作中关注环保,这决定了调研的深度和质量。在他看来,在信息碎片化时代,评论要开门见山地表达观点,内容做到重点突出无需面面俱到,语言风格尽量用短句和通俗化。
此外,记者获悉,会后参会嘉宾们还将走进中电建安谷水电站生态环境科普中心、安谷水电站生态实验场、沙湾区粮蔬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乐山点位进行实地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