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宜居宜人、绿色兴业、和美乡村

阿坝州马尔康市:奋力擘画美丽城乡新图景

2024-05-23 10:12:29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朱珠校对:高艳责任编辑:黎琦审核:杜静

梭磨河畔,嘉绒藏式民居鳞次栉比;梭磨河水,激荡着历史的人文浪花。阿坝州马尔康市在梭磨河的哺育和庇护下,绚烂璀璨的嘉绒文化如同朵朵盛开的格桑花,傲然绽放于川西高原的沃土之上。

高速公路旁的梭磨乡一隅

初夏时节,走进马尔康市寻觅作家阿来笔下深情的尘埃落定。往市区里看,智慧公交穿梭往复,老旧小区“旧貌焕新颜”;往乡村里看,“洁净”理念送到田间地头,河岸沿线再无积存生活生产垃圾、村村争当垃圾分类试点模范;往产区里看,天府夏繁(马尔康)现代种业园迎来正式开园,天然无污染的千亩良田之上,白湾海椒、杏鲍菇、莴笋……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开启了来年丰收与致富的大门。青山绿水间,马尔康处处呈现生态良好、环境整洁、乡风文明的和美乡村新景象。

杏鲍菇迎来丰收

马尔康,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今年,阿坝州将生态环保突出问题整治、城乡环境质量提升作为重点工作推进。首府之城马尔康市率先行动,以建设国际生态旅游文化名城为目标,努力推动生态城镇与生态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与美丽人居有机融合,加快完善宜居乡村建设机制,统筹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全面塑造“安全有保障、功能得完善、生态大提升、产业强支撑、生活更宜居”“远者来近者悦”的城乡新环境。

马尔康市区

·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从“梯升”幸福指数到“智绘”绿色畅行

傍晚时分,马尔康市嘉绒小区(食品厂小区)内洋溢着欢乐的烟火气息。孩子们在绿植环绕中嬉戏,平整宽阔的院内中庭能看见饭后散步的人群,统一翻新的房屋外墙,地面干净的看不到一张纸屑……

“这里大变样呀,以前地面坑洼不平,下雨污水横流,停车位也没有规划,进出小区不方便也危险。”居民冯大爷说,通过全市老旧小区整改行动,小区内部空间被极大释放,功能区域得到合理规划。冯大爷还透露,小区的租金也因此涨了近两成。

“去年,马尔康市计划投入510.96万元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马尔康市住建局住保股股长彭友发告诉记者,所有改造的小区,都会进行雨污管网、道路黑化、增设路灯、安装道闸系统、门禁系统、线路规整、楼梯踏步翻新等其他配套设施建设。

据了解,自去年3月开始,马尔康市按照“应改尽改”的原则拟改造6个老旧小区,惠及550户。截至目前,老旧小区开工6个,开工率100%,项目已完工。

不仅要让人民的居住环境大提升,还要让城市的功能更完善,惠民、便民、利民。

今年,阿坝州启动支持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和老旧楼栋增设100部电梯这项惠民利民工程,马尔康市率先鼓励业委会组织全体居民参与到加装电梯的计划、实施和监督的全过程中,让更多居民圆“加梯梦”,实现幸福生活“一键直达”,助力城镇居民从“住有所居”迈入“住有优居”,让更多居民告别“爬楼时代”。

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离不开越来越好的“衣食住行”大环境的改善。其中,马尔康市推广节能低碳,打造“绿色公交”,让新能源智慧公交穿梭在城镇和乡村之间,打通了老百姓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如今,“智慧公交”已联通了学校、医院、机关单位、规模居民小区、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及周边乡镇等。不仅是在市区,未来马尔康市“智慧公交”的运营路线将有望延伸到卓克基、松岗等旅游线路中。

截至目前,马尔康市已投入运营20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正加快推动新建公交站台(牌)34处,改建公交站台(牌)29处,实现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100%,全力打造高效利民的便捷路。

·打造乡村环境风尚·

从转变村民环保“新意识”到织密常态长效“保障网”

从成都出发,沿蓉昌高速一路向西,抵达马尔康市的首站便是梭磨乡色尔米村,这里至今仍保留着浓郁的藏寨自然村落原貌,是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州级“四好村”以及“阿坝州民族团结进步村”“国家级传统村落”。

近两年,马尔康市梭磨乡色尔米村村风村貌有了极大改变,既展现了原有自然生态和民族风情之美,也展示了新时代新农村的时尚风貌。

“因为是农牧区,以前村子里牦牛粪便会比较多,影响环境和村容。现在村里统一安置了放养区域,让这些生态肥可以循环利用于农作物的生长。”梭磨乡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张娅告诉记者,得益于环境提升整治行动,梭磨乡形成了“村组干部带头、公益性岗位履职、党员志愿者跟上、广大群众参与”的农村环境治理维护长效机制,让乡村美颜的同时,更注重文明素养提升,不断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村寨变靓了,环境变美了,当地群众的日子也越过越舒坦。“今年以来,我们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点工作日程,梳理出环境卫生整治及散放养牲畜管理难点痛点21个,针对性制定整治举措21条。”马尔康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工作人员王英介绍,对照国家、省、州、市关于人居环境专项治理工作安排部署精神,马尔康市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作为提质人居环境的关键抓手,整合力量,集中攻坚,正持续发力描擘洁净人居镇景图,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村庄美如画,百姓乐开怀

走进马尔康市马尔康镇大朗足沟,原来杂乱的街道消失了,没有垃圾污水,也没有乱停乱放和占道经营,街道静谧,井然有序。通过“网格化”的管理,让责任到人,城乡面貌有了质的提升;另一边,阿底村也在通过网格“精准派单”,村里号召支部在家52名党员扛起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先锋旗”,亮身份、践承诺、作表率,带动280余户群众对自家房前屋后、村寨、公路沿线等进行彻底整治,形成了“党员动起来、群众跟上来”的浓厚氛围。

治标更要治本,织密常态长效“保障网”才能推动城乡环境得到更大的改善与提升。“我们制定了《人居环境整治细化分工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成立专项工作组,每周四固定开展一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活动,截至目前开展集中整治活动90余次。”王英说,接下来,马尔康市将坚持“周调度、月通报、季评比”,采取“四不两直”等方式开展督查检查,通过村社微信群“曝光台”公开通报批评,推行“及时传、跟踪问”等措施,实现问题在一线发现、办法在一线形成、督查在一线跟进、成效在一线体现,全面扮靓“宝藏之地”的美丽宜居“新容颜”。

·加持产业环境质效·

从助推传统农业“上档次”到带领村民吃上“旅游饭”

在马尔康市松岗镇人民政府办公楼前,是一片百亩良田。连日来,附近的近百位村民已完成了翻地、松土、播种莴笋种子等一系列工序。

春耕播种

“通过环境治理,我镇的生产、生活环境大大提升,产业发展迎来新面貌。”松岗镇党委副书记高阳介绍,今年,在环境整治的过程中,松岗镇借助莫足河谷形成的地域连接,开展区域党建联盟试点——建立区域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联盟和联村综合党委,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区域化党建+”基层治理体系,打破村与村之间的界限,整合土地资源、林地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等,大力发展“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种养循环”经济,目前已经实现沟内林下菌、香香李、林麝、向日葵等产业的跨村布局,并引进种植养殖大户8家,龙头公司和企业5家,以流转土地和资源入股方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户产业发展,2023年全镇集体经济收入275万元。

充分借助靠近马尔康市区的地理优势,松岗镇不断地强化当地旅游硬软件设施,打造独具特色的嘉绒藏寨人文风貌,建成洛威“花语藏寨”、莫斯都“秘境莫斯都”生态露营地、直波自驾游营地,积极发展藏寨游览、休闲露营、特色餐饮等旅游经济,让游客“走进来”“留下来”。

尤其是,提升改造后刚开街的柯盘天街4A级文化旅游景区,引来一波旅游热潮。“今年五一节,天街的民宿入住率达到一半以上。景区内,打造了特色民居群,通过融入特色餐饮、休闲餐吧、音乐吧、小酒吧、藏饰小店、民宿、农家乐等打造特色旅游街区。”柯盘天街建设方负责人金鸿杰透露,预计未来三年,将稳定实现游客观光量在30万人次,真正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接下来,我们还将积极打造康养旅游模式,推广乡村旅游新业态,力图改变过去深沟远寨无人知的尴尬局面。”高阳如是说。

聚力环境整治,乡村旅游处处织锦绣。梭磨乡毛木初村作为马尔康全域旅游建设重点村,也正像松岗镇一样在改变深沟远寨无人知的尴尬局面。

毛木初村地处“蓉昌高速”与即将开通的“久马高速”马尔康市门户地段,是“梭磨河森林公园”的核心腹地,区位优势显著,素有“梭磨大峡谷,必看毛木初”的美誉。

今年“五一”假期,毛木初的“颜值”受到游客的一致好评。

“以前村里的路坑坑洼洼,房前屋后都是垃圾,聚焦环境整治,我们就动员群众改厕,建设污水主管网和垃圾房,倡导环保养土猪,有效解决了村内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的问题,村容村貌发生了大变化。”毛木初村党支部书记梵波说,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秉承以农造景、以景带旅、以旅兴农理念做精乡村旅游,目前全村已建成4家特色生态农家乐,民宿吸引游客带动消费的同时还吸纳本村农户就近就业。

小山村奏响幸福嬗变曲,村美民富正逐步变为现实。在梵波看来,毛木初村有独具特色的藏式村景以及坐落城区的良好区位,必将迎来新机遇,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毛木村森林人家

提升环境的理念,不仅助推了马尔康市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更深层次引导着马尔康市的生态升级,为马尔康市引来新的发展契机。

今年4月,天府夏繁(马尔康)现代种业园在阿坝州马尔康市脚木足乡孔龙村正式开园。马尔康市凭借优渥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四川打造夏繁基地的首选地,补齐四川品种繁育基地的空白。这也必将成为马尔康市域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未来,天府夏繁(马尔康)现代种业园还将建立育种实验室,引入生物育种、分子育种相关的高能级平台,为来自全省乃至全国的育种团队提供高技术水平的夏繁条件,打造全国性的“夏繁硅谷”。

“夏繁硅谷”的打造,是马尔康市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提升我国粮油作物安全做出的应尽之力。如今,马尔康市的“大环境”越来越好,一座现代之城正在逐步实现业兴、村美、文盛、人和、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擦亮生态文明底色,推进城乡融合。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幸福指数、安全归属感均不断提升;八方游客乘兴而来,品味、观赏美景风情;四面商贾对其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渥亲清的营商环境心向往之,纷至沓来,投资建业共筑产业优势。

擘画美丽城乡新图景,筑就近悦远来生态地。马尔康市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笃定前行。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李洋 严易程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