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自贡市沿滩区:“央企带民企”闯出一片新领域

西南(自贡)食品产业园.jpg

西南(自贡)食品产业园

以创新思维开辟产业发展新路。自贡市沿滩区在形成新质生产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做出创新尝试,建设全国首个“央企带民企”抱团发展示范基地,推行“园区搭台+链主举旗+企业结对+互利共赢”的协调发展模式,成为四川县域民营经济改革试点的一大亮点。

以沿滩为广阔“试验田”通过近一年的实践,政府建好班子、企业结好对子、园区撘好台子,“央企”与“民企”实现了资源共享、培训帮带、项目共建、技术攻坚、市场开拓,取得阶段性成效。

走进沿滩,记者从惠企政策暖人心、企业内驱添动能、携手共赢谋发展等多个角度聚焦自贡民营经济试点探索与取得的成效,品味这则发生在蓬勃生机的小县城里“大手拉小手”共赴山海的美谈。

惠企——“政策超市”一键解惑 、“融资超市”活水解困

“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很怕信息不对称。如果不能‘吃透’政策红利,将阻碍企业的长足发展。在沿滩,就不存在这样的事,政策宣讲会主动上门。”

“我们选择落地沿滩,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良好的营商环境,当地‘店小二’般的政务服务让我们安心”

“沿滩创新多点合作模式,为企增贷降息确实为我们减轻了负担,发展更有信心。”

连日来,记者走访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等多个沿滩区的工业建设“主阵地”,企业代表们谈发展,总会提到沿滩区的惠企工作做得好。

其中,沿滩区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探索打造全省首个区级“惠企政策计算器”平台,建立了关键“政策超市”、搭建了企业联通桥梁,实现了政策精准匹配。深受好评。

“我们很关心新能源材料业内发布的相关政策,往往找不到权威的了解渠道。现在能实现各种惠企政策‘一秒计算’‘精准匹配’‘一键直达’。”凯盛(自贡)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华东为该平台点赞。

“‘政策超市’内梳理归纳了发改、科经、农业农村、商务、住建、人社、税务等多部门出台的国家、省、市、区相关政策,按产业、层级、部门、支持方向等进行分类、图解,将政策分解为能与企业相匹配的关键标签和主要约束条件。”沿滩区民营经济改革试点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平台已有2万余户经营主体注册,整理政策478条,匹配政策1067次,为相关经营主体降低社保费用和减免税费约2.6亿元,兑现各类扶持资金及补贴2000余万元。

另一边,为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沿滩区充分发挥财政、金融的撬动作用,结合“惠企政策计算器”平台,推出“金融超市”版块,整理金融机构贷款产品供企业掌握咨询,并推出“民营经济诚信贷”融资产品。鼓励企业在诚信经营、节能减排、社会公益等方面下真功夫,以企业“道德积分”换取“零抵押”授信。企业贷款年化利率降低至基本利率,最高可享受政府补贴30个基点利息。

截至目前,“金融超市”版块中的“融资超市”线上平台已注册企业175家,113个银行金融产品已上线并发放贷款2.4亿元。其中,自贡市永欣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5户企业共获“诚信贷”1040万元。

不仅满足与提供良好的惠企政策服务,更要为民营企业高质生产、顺利销售、长足发展谋新路。于是,全国首个“央企带民企”示范基地在沿滩诞生了,创新链接机制,一举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民营企业联动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共赢——“链主带产”沿链入驻 、“央带民学”共建共享

去年以来,沿滩区抢抓中昊晨光、中建材凯盛自贡新能源等央企竞相落户化工园区的机遇,组建了以区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园区党工委书记为副组长,相关乡镇、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工作领导小组,内设综合协调、产业研究、企业服务等9个工作专班,抽调111名精干力量,在全国率先开展“央企带民企”示范基地建设。

央企带民企示范车间.jpg

央企带民企示范车间

“通过‘央企带民企’,去年我们接到了为凯盛(自贡)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配套设备的大订单,双方合作产值达1800余万元,今年还将有所增长,并形成长期合作。”四川康康木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康牛表示,这次合作重要的意义是让公司进入了光伏玻璃产业的供应链中,为以后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们公司是央企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凯盛新能控股的新能源材料科技型企业,同时也是西南地区首家、四川省目前唯一的太阳能光伏封装材料制造企业,主营业务为生产、研发和销售光伏太阳能用超白压延玻璃。”李华东告诉记者,康康木业为凯盛提供光伏玻璃的木质托盘,用于包装运输,因为同在一个园区内,距离近,运输成本、运营成本都非常低廉,售后也很方便。

沿滩区科经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建成,入驻的大量化工企业都具有央企背景,这些企业市场稳定、订单充足、经验丰富、理念先进,园区便引导示范基地央企与民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在产业生态共建、技术联合攻坚、营销市场拓展、管理经验共享等方面开展帮带。

据了解,去年以来,通过“链主带产、沿链入驻”,沿滩区发挥央企在产业上的“链主”地位,开展产业链招商,促进民营企业沿链入驻。2023年,围绕中化蓝天电解液等锂电材料项目上游配套需求,引进投资113亿元的瑞柏集团电子化学品及配套项目;围绕中昊晨光、昊华气体等氟材料项目上游需求,引进投资50亿元的上游福建永晶氢氟酸及配套项目;引进中广核集团高标准建设能源供应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蒸汽用能保障,进一步降低民企生产成本,筑牢民企发展“底盘”。

同时,还通过“央带民学”,共建共享。沿滩完成凯盛、华砂、天龙、惠科达等企业“央企带民企”示范单位点位打造。

“我们定期组织辖区内企业召开‘央企带民企’产业链供应链专题对接会,面对面开展供需互动交流,组织企业相互实地考察学习,央企在项目建设、运营管理、技术攻坚等方面对民企‘一对一’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该负责人介绍,全区还组建“央企带民企”产业联盟,搭建交流对接“云平台”,常态化发布需求清单和供给产品,推动央企民企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目前,凯盛新能源与华砂新材料已建成紧密型合作关系,共建试验室,开展原材料园内采购,带动园外民企康康木业,开展木制品采购合作;云帆建材、永固建材、准点商品砼、浩毅建材等建材企业与在建央企均达成深度合作;惠科达仪表、中至能源、鑫牛重钢、盛鑫源电器等民营企业正与园内央企及龙头企业开展仪器仪表、管道管件、电力设备等合作。

发展——“转企升规”壮大主体、“成果转化”创新增强

值得关注的是,沿滩区抢抓县域民营经济改革试点契机,聚焦民营企业资金量小、市场单一和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依托入园央企稳定的市场、先进的技术、成熟的经验和完整的产业链、人才链、技术链、销售链等资源,以党建为引领、产业为依托、市场为导向,搭平台、促对接、强保障,创新打造“央企带民企”示范基地。2023年7月,该经验做法被四川省政府督查室在全省通报表扬。

随着惠企政策深入园区企业,“央企带民企”共赢共进,沿滩区的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2023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58.36亿元,增速为5.2%,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9.16%,民营经济主体总量为21008户,同比新增5364户、增速为23.85%。

尤其是在“转企升规”方向上,沿滩区探索“央企带民企”抱团发展路径,采取产业带动、技术合作、市场拓展、管理规范等方式,优化结对帮扶举措,破解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弱问题,已结对企业12户,累计形成合作订单超1.5亿元。

同时,全区探索“个转企资质保全”路径,破解个体工商户转企意愿不强问题,开通“个转企”绿色通道,出台“个转企”许可(资质)保全改革实施方案,实施县级领导挂企帮扶和“一对一”专员服务制度,已成功帮助203户个体户转型升级为企业,19户企业完成升规。

更值得一提的是,沿滩区更探索共享式“孵化基地”路径,破解民营企业要素保障问题,目前基地已免费为企业提供培训会谈、展示展销等服务30余次,成立技术研究院已解决千般就公司新产品脱粉等7个技术瓶颈,“直播共享中心”实现新增线上销量300余万元。

在沿滩区西南小微食品企业孵化基地,记者看到目前基地已签约企业85户,已建成投产28户,招引企业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将建设成为服务西南、食品产业链完整、功能完备的食品产业小微孵化基地。

“我们抢抓预制菜产业发展风口,联合省农科院成立西南(自贡)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四川轻化工大学合作建设预制菜中试基地,免费为企业在创新品牌打造、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产品检验检测复测等方面开展服务,破解风味复制、食品保鲜等技术难题。”基地的相关负责人说,未来要把这里打造成全省首个专业型“西南小微食品企业孵化基地”。

“园区联合四川蜀味盐帮食品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了占地面积1160平方米的‘直播共享中心’,同时园区通过政府采购专业电商公司服务,为小微企业提供专业团队培育、直播带货、场地租赁等全过程服务,进一步转变企业传统观念、拓宽销售渠道,激活经营主体信心。”该负责人说,目前,基地已对园内企业开展培训4场,“毕业”学员80余人,开展直播带货活动30余次。同时,联合自贡移动公司,运用其抖音直播平台为园区企业开展2次专场直播带货活动,为蜀味盐帮、千椒百味、川江汇等公司新增线上销量20余万元。

沿滩区提出,2024年,民营经济试点工作要取得初步成效,实现全区民营经济数量质量双提升。通过强化要素保障、加大主体培育、优化营商环境,确保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达7%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达64.3%以上,“个转企”和“小升规”达40户以上,新增“民营经济诚信贷”达1000万以上,民营经营主体增速与其他试点地区进一步缩小差距,各项改革措施稳步推进,示范效应持续扩大。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李洋 陈家明)

(图片由中共自贡市沿滩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