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的学生们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祝他们和全国的少年儿童节日快乐。亲切的问候、殷殷的嘱托,在各地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
6月1日,“六一”国际儿童节当天,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在四川省教育厅召开,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团省委、省少工委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成都、广元、南充等地的教育工作者、少年儿童工作者代表齐聚一堂,交流分享体会感悟,共同研究贯彻落实回信精神工作。
会议现场(葛仁鑫 摄)
会里会外,学习贯彻重要回信精神的热潮涌动,激励四川教育工作者感恩奋进。
谈感受:将感恩之情转化为培养栋梁之材的动力
5月31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学生的重要回信,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会议指出,总书记对之江小学学生的重要回信,既体现了对四川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对四川人民一直以来的关心关怀。
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学校供图)
这一点,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专职副书记兼大队辅导员梁兰月深有感触:“在回信的字里行间,我深深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关爱,对基础教育的高度重视,对之江小学的深情牵挂。”
之江小学是浙江省对口帮扶援建的项目学校。2004年5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亲自为之江小学新校址培土奠基。援建前的学校校舍老旧、山高路陡,如今图书室、种植园、塑胶跑道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
“总书记在回信中忆及20年前为学校培土奠基的情景,我们备受感动。”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陈震亚介绍,为感谢浙江人民的帮助,学校把5月17日定为“校园感恩节”,建德育育人培养体系,以此不断激发孩子们的感恩心、进取心和爱国心。近年来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先后荣获全国五好小公民读书活动示范校,四川省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未来,学校将坚持五育并举,以感恩文化为特色,以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和工业园区各企业为依托,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精神,力争5年内办成寄宿制示范学校,产城互动、城乡结合示范学校,打造成为区域名校。
广元市剑门关高级中学党委书记邓思勇也讲述了一个感恩的故事。2004年5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率领浙江党政代表团来到剑阁,参加了由浙江省援建的“之江教学楼”的奠基典礼。
“我们始终记得学校大楼奠基时的画面。”邓思勇难掩激动,他认为,这是为学校奠定希望之基、发展之基、强盛之基,激励着师生感恩奋进、拼搏进取。他介绍,学校把“之江教学楼”上的“求知善读,贵耳重目”八个字作为校训,以此激励一代又一代师生,牢记嘱托,铭记党恩,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一封亲切的回信,带给我们一片深情的关怀、一种莫大的幸福、一份厚重的期待。”“我们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将把重要回信的精神融入课堂、融入教学,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做好奠基的工作。”……座谈会现场,来自四川各地中小学幼儿园的负责同志、少先队辅导员、教师代表纷纷表示“我们都是收信人”,他们热烈交流心中的感恩之情,表示将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引导广大少年儿童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努力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看行动:将奋进之力落实到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行动
5月31日的省委常委会议指出,要加快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培育祖国的未来。”“以广大少年儿童成长成才的良好局面回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关怀。”
这些部署正在迅速得到落实。座谈会现场,记者获悉,共青团四川省委已联合四川省教育厅作出安排,组织各市(州)抓好重要回信精神的学习贯彻,各市(州)也第一时间动员层层落实。
“我们将承关怀而奋起,将总书记的深情关怀切实转化为推动南充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动力。”南充市教育体育局党委委员、总督学董利华在座谈会上表示,南充市将在全市掀起“大学习、大讨论”热潮,同时,抓实重点工作,进一步补齐资源短板、强化队伍建设、关爱学生成长、加快数字赋能,强化区域合作,以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培育祖国的未来。
剑门关高级中学(学校供图)
“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为我们抓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无穷力量和不竭动力。”广元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副局长谢正臣在座谈会上表示,广元市将全面做好教育改革发展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实现“学有优教”;攻坚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实现“教有优校”;推进教师队伍提能,更好实现“校有优师”;牢牢把握立德树人初心,更好实现“育有新人”。
巴蜀大地上,更多的“奋进之力”在迸发。成都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谭莹介绍,成都正以学习贯彻重要回信精神为契机,进一步推进育人方式变革,主动完善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结构,科学规划学位供给,推动优质资源联动共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对多样、特色、优质教育的需求,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和育人环境。
据了解,四川省教育系统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践行要求,把少年儿童教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生命线,加快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让不同地区的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都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以广大少年儿童成长成才的良好局面回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关怀,努力答好“教育强国、四川何为”“强省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答卷。
(四川经济网记者 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