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资阳讯(记者 汤斌 文/图)6月24日,资阳市乐至县召开2024年上半年生态环境保护新闻发布会,乐至县政府副县长舒勇通报了该县2024年上半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6月23日,该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165天(同比增加24天),优良率达94.3%(同比提升13.3%),空气质量在全省193个区(县)中排名109位(同比上升19位),居全市第一;今年1—5月,该县4个国省考核断面实现达标率100%、优良率100%。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和乡镇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1—6月,该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可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为10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及风险管控率为100%;该县县城建成区7个声功能区环境噪声昼间达标率均为100%,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新闻发布会现场
多措并举保“气质”
开展砖瓦行业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指导227家涉气企业建立完善脱硫设施管理制度和管理台账、安装用好污染物在线监控系统并与监管部门联网,推进污染排放深度治理;建立机动车辆尾气排放联合监管抽测机制,利用“黑烟车”智能抓拍系统抓拍查处尾气排放不合格柴油货车12辆次,抽测柴油货车169辆,非道路移动机械抽测17台;制定建筑工地积分制管理办法,开展建筑工地扬尘在线数据和视频监控数据远程执法,严格落实“六必须”“六不准”要求,严控城区建筑施工扬尘污染;强化燃烧源监督管理,严防城区内露天熏制腌腊制品、露天烧烤和燃放烟花爆竹,城市建成区餐饮企业油烟净化设施安装使用率达到100%,禁燃区内无烟花爆竹燃放现象;强化秸秆燃烧管控和综合利用督查,通过高空瞭望视频和无人机常态化开展空中巡查,今年以来,解除高空瞭望视频预警236次。
重点攻坚提“水质”
全面制定五项清单,确定重点管控区域、污染指标、污染源,进一步明确河湖治理和管护目标任务,今年以来,乐至县流域各级河长开展巡河9600余次,召开现场会议200余次,协调解决复杂问题50余个、一般问题200余个;制发《乐至县水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考核办法》等文件,每年对县级河流、县域内244个村(社区)进行考核,县级分段考核断面水质改善率达71%,兑现水质改善激励金800余万元;强力推动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污设施集中排查整改三大专项行动,对加密监测超标断面精准溯源,科学治理;构建生态治理屏障,启动实施乐至县琼江河生态修复、乐至县小阳化河尾水湿地建设、索溪河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项目,打造人工湿地21800㎡、生态沟渠13.6公里等,有效削减入河面源污染;建设生态缓冲带等设施,从流域起源、中段、尾端全方位消减内源污染负荷,提升重点流域自净能力。
精细管控净“土质”
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全县共筛查出9家重点企业,并按高、中、低风险源落实“一源一策”管控措施;开展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定期考核工作,对土地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的地块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措施,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强化固体废物的规范处置,严厉打击非法倾倒固体废物污染环境违法行为,建成餐厨垃圾处理厂和第二垃圾压缩中转站等基础设施,垃圾处置由填埋方式全面转换为焚烧处理,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舒勇表示,下一步,乐至县将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为抓手,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时段和重点问题,攻坚克难,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大气环境质量稳定向好、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稳定可控,实现发展模式变“绿”、产业结构变“轻”、经济质量变“优”,为美丽四川建设贡献乐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