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乐山讯 (记者 蒋培路 黄晓庆 文/图)6月26日,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4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会议通报近期乐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一些成绩,并对全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以及全国第一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项目——井研县水产养殖产业集群生产审核项目成效等相关情况进行了发布。
发布会现场
据介绍,今年六五环境日当天,生态环境厅发布了《2023年四川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其中乐山市生态环境状况为“优”(全省仅雅安、乐山、广元3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排名全省第2位。以上数据的公布,标志着乐山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已连续8年排名全省第2位,也表明了乐山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强化水土保持和河湖整治等方面日日做功、久久为功的行动力。
在全市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专项工作中,一是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三大革命”治理工作。二是常态长效开展“五清行动”抓治理。2023年累计清理河道2450公里,清理渠道2930公里,清理排水沟排污沟3100公里,清理道路2300公里,清院26万户,113个场镇实现“路整平、地扫净、服务好、治污染、面貌新”目标。带动4个县(市中区、沙湾、峨眉山市、井研县)先后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推动环境整治由点及面向整体提升迈进、村容村貌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升级。三是推进落实资源化利用、减量化使用、多样化保护、安全化发展“四化措施”抓治理。
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乐山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乐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亲自部署、创新开展清河、清渠、清沟、清路、清院环境卫生“五清”行动,同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和农村“厕所革命”,分类探索适合坝区、丘区、山区“厕污共治”新路径,因地制宜探索资源化利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改善、村民文明意识稳步提升。目前已成功创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4个,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达标村563个、占比50.8%。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统筹投入各类资金9.09亿元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工作,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的村占比提升到74.3%。2022年至2023年,列入国家考核的6个断面和省考核的8个断面水质达标率连续两年达到100%,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全市水环境质量创近20年以来最好水平。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2月,“四川省井研县水产养殖产业集群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作为唯一一个农业类试点项目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关于同意实施第一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的通知》(环办科财函〔2022〕476号))工作以来,井研县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扎实推动项目实施,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编制《四川省井研县水产养殖产业集群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并于2023年12月携清洁生产审核专家与水产养殖专家就井研县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工作开展宣传与培训。选取3家规模化水产养殖企业、25户渔业户作为试点对象,配合技术支撑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中心,通过资料查阅、走访调研等方式,查找水产养殖行业共性问题;选取重点企业和代表性产业集群,从“点—面”2个层面开展了审核,并采用《淡水养殖业(池塘)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对3家试点企业进行逐一对标,全方位评价了清洁生产水平和查找差距。项目实施过程中,井研县通过深入实地调研、与规模化养殖企业和渔户以及管理部门多次开展座谈交流,了解总结井研县水产养殖业目前存在的主要短板,并聘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以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等专家,针对井研在饵料、鱼药、渔业机械装备选取、运行管理机制以及规模化养殖尾水治理工艺及装备、坑塘尾水集中处理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别从规模化企业、传统渔户以及管理层面提出针对性的清洁生产方案,并按中高费、低费以及无费方案进行分类实施,使方案切实可行,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井研经验”。
发布会上,与会领导就全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以及井研县水产养殖产业集群生产审核项目成效等问题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