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我也能通过‘智能化’机具办理银行业务了。”近日,家住达州市通川区石家湾社区,年已七旬的郝女士,在农业银行通川支行营业部独立使用智能设备成功预缴一笔电费后,开心地说。
随后,她主动要求农业银行工作人员帮她安装了手机银行,并学会了支付操作。在使用手机银行缴纳一次水费后,她兴奋地说:“打今儿起,我也可以在家缴纳各种费用,不再跑银行了。”
农行达州分行工作人员服务老年客户
消费观念的转变
郝女士的这一行动,与之前给银行工作人员留下“思想保守”的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据了解,因为对金融信息技术进步缺乏了解,加之电信网络诈骗“社会乱象”的影响,郝女士的金融消费观念一直较保守,排斥电子网络支付,每次办理业务都到银行门柜排队。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健康的变化,她这种传统“跑银行”的金融消费方式受到了许多制约,盼望能够改变,于是,开始关注银行的“智慧金融”服务方式。
不久前,她参加了农业银行达州分行会同城区的通川支行在达州市主城区的中心广场开展的“优化支付服务宣传活动”。郝女士说:“那天,我收集了手机银行、移动支付、二维码支付等一大堆新型支付服务的宣传资料。”
在听取了银行工作人员的知识讲解后,回到家里,她又逐个研读了银行的新型支付服务。之后,便来到了农业银行通川支行门柜,安装了手机银行,开通了相关电子渠道,逐一体验了新的支付服务。她说:“体验后才发现,银行电子支付确实方便。”
农行达州分行工作人员社区宣传智能支付
创新服务新模式
进入新时代以来,农业银行达州分行紧跟金融信息化时代步伐,以人民群众对支付服务的高效、快捷、安全需求为核心目标,对渠道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升级,增配了电子化机具,实现了金融支付由“人工”向“电子化”进而向“智能化”的转变。
在支付服务的推广方面,该行除了大量推广适合年轻人智能化金融服务需求产品,还针对人口逐步“老龄化”的趋势,推出了手机银行“大字版”等适合老年人的新产品,兼顾了老、中、青不同年龄段人民群众的需求。
在功能扩充方面,该行不仅将支付结算智能化,而且将绝大部分信贷服务也智能化,改变了手工贷款模式。借款人只需按照贷款的操作流程和要求,通过掌银就能实现申请,获得审批通过后,直接手机客户端就能提款使用和归还贷款,无需再“跑银行”。
通过“智能化”变革,农业银行达州分行将金融支付服务延伸到了客户的工作与生活场景,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让消费者大幅降低了金融消费成本,分享到了“智慧金融”的福利。
农行达州分行在城中集中设点宣传支付服务
持续开展金融普及活动
“通过持续推广,银行‘智慧金融’支付服务已经被绝大多数人接受,并在日常金融消费中使用。”农业银行达州分行个人金融部负责推广支付服务的工作人员说。
“持续开展‘智慧金融’知识宣传和操作技能普及,十分重要。”该工作人员说。正是基于这一共识,该行组织全辖7个县支行,以“移动支付、二维码支付、NFC支付”等为重点,从6月初开始,在达州市城乡开展了新一轮支付服务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活动。
在活动中,该行工作人员向市民详细介绍了各种支付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演示使用智能设备操作。同时,现场让群众动手体验,使其进一步掌握先进的支付工具和方式,消除心理障碍。
据农业银行通川支行的数据显示,自活动开展以来,该支行相继在达州市中心城区的大北街、荷叶街、中心广场、四川文理学院等地开展了6场宣传活动,让市民们体验了便捷、安全的支付新服务,促进了群众金融消费观念的转变。
(郑年孝 邓晓曦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