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近年来,遂宁市大英县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建设“大美大英”的重要抓手,聚焦经营主体所需所盼所想,主动开展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倾听企业发展心声、收集企业发展难点、了解企业服务需求,努力让各类经营主体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务大百科服务专区开设,让企业、群众办事更便捷
政务环境更优
1200个事项实现“一网通办”
近日,在四川浩石模块化房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忙着赶制来自澳大利亚的生产订单。
谈及大英政务服务,公司副总经理唐泽礼赞不绝口:“园区政务服务中心了解公司资金周转紧张后,就主动帮忙解决了300多万元的贷款。”
政务环境更优还体现在政务服务提速增效。四川鑫鑫世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从成都高新区迁移到大英县的企业,营业执照办理涉及成都、大英两地的审核、审批。“原以为要两地往返跑,没想到在大英两小时就办好了。”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办事速度的提升得益于“省内通办”的落地落实。据了解,大英县在全省率先试点无差别综合窗口“省内通办”。以此次试点为契机,大英统筹推进全县1258项“6+1”类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9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打造“4+6+N”无差别综合窗口,将8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综合窗口“一窗办”,开设跨域通办窗口,实现238项“省内通办”事项、311项“川渝通办”事项“异地办”,在遂宁率先完成200项“一件事一次办”主题事项梳理上线。
与此同时,大英县还迭代升级“政务大百科2.0”,汇集3个政务知识库、50个主题、168个热门高频事项,汇编省市县各类惠企政策60余条在线发布,提供符合企业、群众需求的7×24小时咨询、线下帮办代办等“全科医生”服务。目前,大英累计通过平台接受政务服务咨询4600余次、帮办代办580余件,实现政务服务办理时间和资金成本下降90%。
运营成本更低
17个亿元以上项目落户大英
用成本“减法”换发展“加法”。近年来,大英县围绕影响企业运营关键环节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日前,大英县举行首批政招企用引入人才见面会。“企业选择大英,就是看重这里的产业体系和一流的营商环境。”四川捷贝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此次考核招聘引进人才编制在大英县高端人才服务中心,工作地点则在四川捷贝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政招企用是大英县在遂宁率先推行的创新性引才机制。据介绍,大英县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人才主角、各方受益”的引才机制,制定5个“政招企用”人才需求清单,全面拓展人才服务事项。同时,发挥四川省第三批院士(专家)产业园资源优势,组建“产业发展顾问团”,新培育产业人才34名,全面落实“人才新十条”“本土人才激励措施18条”等人才政策,兑现安家补助、生活补贴、岗位津贴等奖补资金200余万元。
大英县还落地落实财政金融、减税降费等政策。2023年,大英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8850万元,兑付民营企业县级奖补资金2793万元。228户小微企业以“信”获“贷”1.68亿元,指导融资担保机构提供担保贷款1.79亿元,惠及企业400余户。举办“银政企”融资对接活动10余次,授信金额高达323.85亿元,帮助36户民营企业新增融资7000余万元。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去年,大英县累计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7个,协议投资总额上百亿元。大英实行“项目秘书”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85名“项目秘书”蹲点项目现场,全程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服务,强力推动龙头企业盛马化工和中腾能源实现复产,7万吨粮食物流、旌峰新材料等36个项目竣工投产。
经济活力更足
民营经济撑起“半壁江山”
2023年,大英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24.3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3.5%,成为推动大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民营经济快速崛起的背后,折射出大英一流的营商环境。
走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英县创新创业智造产业孵化中心,免租金、巡诊等服务承诺格外醒目。该中心采取“种子孵化+苗圃孵化+加速孵化+产业孵化”的全链条孵化模式,不仅为中小微创新企业和个人创业者提供免租金、免水电、免物管费的“拎包入住”服务,还为在孵企业提供专业讲座、巡诊、产业规划等“一站式”服务,并设立千万元的种子资金和孵化基金,资助入孵企业。目前,该中心已累计孵化企业近百家。
好政策是“定心丸”,也是“及时雨”。近年来,大英县出台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举措,搭建“亲清大英”政企交流平台、“银行+工商联+民营企业”合作平台和“金梧桐”法商服务中心三大服务平台。创新“保姆式”服务+“陪伴式”成长模式,选派93名营商环境服务专员、16名营商环境监督员,并提供线上惠企政策查询、事务咨询办理等“一码通办”,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
大英县还深入推进省级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县建设,成功创建省级第二批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基地3个,推动飞亚动力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获得3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经营主体有活力,经济发展有动力。据统计,2023年,大英新增经营主体3700户,同比增长32.76%。全县私营企业达到4859户、个体工商户达到18749户,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5.6%,拉动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
(杜林德 四川经济网记者 张琳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