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廖振杰 文/图)8月1日,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召开《关于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政策解读通气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我省无论是投入以工代赈资金的规模,还是务工群众获得劳务报酬的规模,都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方曦介绍相关情况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投入的以工代赈专项资金规模从2021年的9.56亿元逐步增长到2024年的12.8亿元,全省累计下达各类以工代赈专项资金44.06亿元,实施1223个以工代赈专项资金项目,组织14.58万名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3.73万人次;实施推广以工代赈项目6695个(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和重点工程项目实施以工代赈),组织34.35万名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开展就业技能培训37.78万人次。期间,以工代赈专项资金项目的劳务报酬发放占中省资金比例由15%提高至30%以上,累计发放劳务报酬10.73亿元;推广以工代赈项目累计发放劳务报酬37.01亿元。
今年以来,我省持续督促指导各地在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大力推广以工代赈,在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1+8”工作方案中细化推广以工代赈工作举措,出台推广以工代赈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提质增效工作方案,明确有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的161个县(市、区)“农推项目”政府投资额不低于3500万元,以工代赈村民自建、招投标方式项目发放劳务报酬比例分别不低于财政投入20%、10%;每500万元政府投资吸纳当地务工群众数量分别不低于100人、50人,有效拓宽脱贫人口等重点人群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