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民生 >新闻详情

隆昌: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推动城市更新升级

2024-08-02 09:43:33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刘佩佩校对:高艳责任编辑:黎琦审核:张瑞灵

7月31日,在隆昌市古宇路,新建的雨污水管道分置道路两边,即将实施道路的铺设。

当天,在隆昌市湿地公园1号停车场,网约车师傅古城将车停放在充电车位上开启充电。“一般30到40分钟就可以充满,二十多块钱就可以跑上一天。”古城说道。

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隆昌市城市更新举措陆续“上新”。

疏通地下“毛细血管” 雨污“各行其道”

7月31日,在隆昌市重庆路隆昌市污水综合治理项目—城区管网锦绣外滩雨污分流管网改造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开挖的井内安全作业,直径800毫米的污水管道在工人的操作下不断连接。

“我们采用顶管施工技术,每40米设置一个工作井,工作井之间通过顶管技术钻孔安装污水管网,减少地面开挖。”项目现场负责人张斌介绍,这种少开挖工程技术解决了管道埋设施工中对城市道路的破坏和交通管制的影响,“新建的是污水管道,原有的管道将作为雨水管网,可有效解决片区雨污分流和内涝的问题。”

一个城市的排水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雨水和污水管道可谓是城市地下空间的“毛细血管”,其数量多、分布广,担负着雨水和污水的收集和传输。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以前建成的排水管网多为雨污合流制,雨水和污水使用同一条排水管道。为避免污水入河,消除水体黑臭保护水环境,隆昌市强力推进污水综合治理,加快实施管网改造,解决城区雨污混流问题,彻底形成“用户—支管—干管—污水处理厂”的路径完整的污水收集系统。

前端做好雨污分流,后端污水处理也加快跟进。

在隆昌市污水综合治理项目——城区管网工程向阳路加压泵站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声不断,一台混凝土泵车正在加紧开展浇筑工作。

微信图片_20240801202414.jpg

向阳路加压泵站施工现场

泵站预计8月10日左右投用,10月全面完工。向阳路泵站建成后,向阳路片区的城市生活污水将在此汇集,并通过5.8公里的钢管接入甲子湾污水处理厂。

隆昌市城市更新办公室负责人陈敬祝介绍,隆昌市城区现有生活污水处理厂1座——隆昌市第一生活污水处理厂,在建生活污水处理厂1座——甲子湾污水处理厂。其中,隆昌市第一生活污水处理厂经过两次提标升级及达标改造,目前日处理能力达6万吨,主要收集处理城市核心区生活污水。

近年以来,随着隆昌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排水系统服务范围越来越大,城市产生排放的生活污水量也越来越多,隆昌市第一生活污水处理厂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甲子湾污水处理厂便应运而生,目前已进入竣工验收阶段,预计今年8月通水试调。“项目建成后主要收集隆昌向阳路片区城市生活污水,可进一步提升城市污水处理能力。”陈敬祝表示。

充电站不断上“新”  “续航”不再愁  

在隆昌市三馆停车场,因对面是社保、医保、就业、环保等机关单位,不少市民驱车前来办事时,也会把自家的新能源车停在充电站,“办个事的时间,就把车子的电充了。”

微信图片_20240801202218.jpg

停车场新建的充电桩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充电难”问题,隆昌市主动摸排实际需求,通过开展城市更新工作,进一步补齐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短板,依托国有企业隆投集团持续发力加快推进充电站建设,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隆投集团隆盛实业副总经理邓跃斌介绍,主动摸排实际需求,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稳妥推进”原则,全力推进充电站的建设工作,现已建设并投运新能源充电站11处。

“目前全市各大新能源充电站整体使用率较高,主要充电群体为网约车车主和私家车车主。日平均使用率有50%,高峰时段可达到75%以上。”邓跃斌介绍道。

微信图片_20240801202224.jpg

非机动车充电桩

“插入充电插头,扫码再点击对应的插座编号,简单两步就可以充电啦。”在隆昌市隆府上座广场,隆投集团隆盛实业的工作人员向居民们演示如何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为杜绝“飞线”充电、满足安全充电需求,隆昌市还结合“飞线充电”整治工作,从源头着手,在城区公共区域和老旧小区内建设非机动车充电桩共计200台,可同时满足近2000辆非机动车充电。

如今,一座座崭新的新能源充电站已在隆昌市拔地而起,让“飞线”不再“飞”,解锁“充电自由”,助力老百姓绿色低碳出行的同时,还助推了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为城市更新助力添彩。

提速城市更新  助力城市蝶变

今年是隆昌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三年行动的第二年。

隆昌市以实施县城精修细补十项民生工程为抓手,突出老旧小区改造整治、基础设施完善提升、文保生态修复和小区基层治理等工作重点,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为广大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完善的公共服务、完备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

记者从隆昌市城市更新办公室获悉,今年隆昌市谋划生成了城市更新项目23个,年度投资约13亿元。其中老旧小区改造整治项目6个、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提升项目13个、历史文化保护和生态修复项目4个。

截至目前,2024年18个老旧小区已经完成雨污水、燃气、强弱电等管网管线改造等,改造进度达到60%。值得一提的是,隆昌市遵循“群众自愿,公开平等”的原则,按照改换结合的思路,制定《隆昌市2024年城区筒子楼改造(改善)工作方案》,建立了筒子楼台账,今年启动城区2栋筒子楼改造。

城市更新行动惠及千家万户,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隆昌市将下足“绣花功夫”,围绕打造“成渝地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先行区”的目标定位,积极争创“四川省城市更新示范城市”。

(四川经济网记者 毛春燕 李弘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