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文旅 >新闻详情

崇州市委书记陈茂禄:三向发力,引领文旅"流量”变发展“增量”丨天府旅游名县巡礼

2024-08-16 16:06:44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刘佩佩校对:高艳责任编辑:黎琦审核:张瑞灵

四川经济网讯 (记者 刘婕)日前,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24天府旅游名县巡礼活动在成都崇州市开启。崇州作为第五批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命名一年来有哪些新变化?崇州市委书记陈茂禄告诉记者,崇州推动文旅产业升级发展,城市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不断增强,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达1580万人次,连续3年上榜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一年以来,崇州主要有三个方面变化: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大美乡村展现新魅力,城市旅游塑造新IP。

崇州市委书记陈茂禄

"比如在城市旅游塑造新IP方面,我们主动适应文旅消费新形势、新需求,塑造了‘川藏线318自驾·‘崇’此出发’的新IP,常态化举办川藏线自驾游系列活动,吸引近10万名车友、摩友到崇州参与,让崇州成为川藏线自驾游的首发地。同时,依托良好的空域和机场优势,推出了低空运动的新玩法,每年到豪芸机场进行空中游览、飞行体验的游客超10万人次,让崇州成为西南地区低空运动的首选地。此外,我们掀起了‘到崇州游文博’的热潮,焕新打造的罨画池博物馆、梁津艺博馆、叶星生收藏馆、天演博物馆成为了游客热门打卡地,让崇州成为感受文博浸润的必去之处。"陈茂禄介绍道。

崇州竹艺村

文旅产业是一个支柱产业,同时也是富民惠民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下一步,崇州如何以文旅为切入口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陈茂禄表示,崇州将从三个方向发力,引领文旅"流量”转化为经济发展“增量”。

首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挖掘崇州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文化资源。一方面讲好历史名人故事,创作推出以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为核心的《只有香如故》沉浸式演绎剧目,将“地方志开山鼻祖”常璩的《华阳国志》从纸质的书册加快建成为立体的场馆,以实景方式呈现书本上的历史人物、记忆中的诗词篇章,让游客产生更强烈的心灵共鸣。特别是要利用好成都游击史料馆讲好新时代的斗争精神、革命精神。另一方面,将创新文化旅游体验,策划“看崇州·忆乡愁”“寻古迹·品诗意”“玩非遗·话蜀韵”等主题旅游线路,推出更多古镇里的音乐盛会、林海边的禅意茶歇、林盘里的非遗工坊、星空下的露营营地等体验场景,让游客感受独具魅力的“蜀中之蜀”和风景绮丽的“画境崇州”。

元通古镇

同时,做好“文旅+”“+文旅”文章,推动文旅与三次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崇州将充分发挥文旅产业的融合渗透作用和催化集成功能,以文旅提升乡村产业质效,依托天府粮仓大美景观和天府农耕文化内核,一村一品、因村制宜培育农耕体验、研学科普、乡村总部等新业态、新产业,把“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田园风光转化为富民惠民的美丽经济;以文旅拓展工业发展空间,持续做精家居主题林盘、家居工业游等点位线路,把低空旅游为切入点,延链发展航空装备制造、培训运维等产业环节,加快培育壮大低空经济新产业;以文旅促进县域商业升级,围绕满足游客对“吃住行游购娱”的品质化需求,提质打造街子等古镇聚落、唐风蜀韵等城市商圈,着力引进更多首店、名店、旗舰店,全面提升县域消费的品质。

此外,推动文旅同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助力城乡融合发展。崇州将把旅游元素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景城一体、城景相融”的理念,高水平推进高铁商务区、罨画池历史文化街区等重点片区开发,让新城充满时尚感,让老城氤氲烟火气,进一步提升城市颜值气质和功能品质;以旅游标准加快打造天府蜜村、天府米村等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稻乡环线等4条农旅融合示范带,优化提升南部稻香和北部水木示范片区,“点线面”发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