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原创 >新闻详情

从细微处入手 四川天府新区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系统性变革

2024-08-16 16:53:13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刘佩佩校对:高艳责任编辑:黎琦审核:张瑞灵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李露萍 李霁玥)老年人独自在家,一日三餐是件操心事儿,社区开办公益性老年食堂;辖区内企业聚集,社区开设政务服务代办点……近日,记者走进四川天府新区的社区街巷,从细微处看其如何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系统性变革,持续创新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深化改革精准施策

“菜单式”多元服务满足居民需求 

“社区打造共享食堂的初衷是为了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质,特别是解决辖区内高龄、空巢、独居老人的用餐问题。”在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南山社区“邻里朋厨”社区共享食堂,社区党委副书记陈相汐和记者陪着几位老年居民坐在食堂休闲区,一边聊天一边等待开饭。

图片1.png

干净明亮的社区共享食堂(图片由四川天府新区提供)

青笋烧鸡、小鸡炖蘑菇、红烧鱼、木耳肉片……记者看到,先后热腾腾出炉的菜品大多少油、少盐、少糖、少辣,符合老人们的口味。陈相汐告诉记者:“社区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办理了专门的就餐卡,对其进行双重补贴,即‘商家让利+社区补贴’,并且年龄越大补贴力度越高!”

图片2.png

老人们在社区共享食堂就餐(图片由四川天府新区提供)

随后,记者来到南山社区打造的“梦响南山”格格屋。在这个近300平方米的公共活动空间里,配置了“伏枥老党员”工作室、儿童乐园、图书室等功能区域,是社区居民经常前往的共享空间。

记者了解到,早在几年前,天府新区便开始探索创新开展小区架空层改造提升工程,制定并出台小区架空层公共空间管理指导意见,相继示范打造首批小区架空层试点72个。伴随今年5月《四川天府新区直管区公园城市规划管理创新规定(2024)》正式实施,标志着住宅底层架空设计将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实施,切实满足居民希望“增进邻里交流互动,提升小区居住舒适度”的普遍需求。

针对居民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天府新区长期积极探索个性化服务定制模式。“通过深入调研、数据分析等手段,精准分析居民需求偏好,结合线上线下渠道,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背景、不同生活状况的居民群体,提供定制化、差异化的服务方案。”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社治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系列社区服务“微改革”,在保障基本生活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区服务内容,促进居民身心健康、能力提升,实现全民共享。

强化资源配置

“整合一切力量”放大改革效应

沿着天府大道一路往南,进入被植被覆盖的缓坡地带,被盎然绿意环绕的,是占地8000多亩的麓湖公园社区其近零碳排放社区试点案例是四川省唯一入选生态环境部2023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的社区案例。

据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党支部书记杨璐介绍,该社区采用了创新形成多元主体共创共建的绿色家园运营模式,并通过社区基金会撬动社会资金投入近零碳社区建设。其中,共建共治累计投入600万元,设施设备、建筑节能改造等由企业投入上千万元。

谈及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的由来,华阳街道麓湖公园社区党委书记王燕感触颇深,“麓湖公园社区规划居住人口15万人-20万人,湖域面积2100多亩、市政公园及配套600余亩,仅这些公共区域每年就需要投入很大一笔管理成本,如果仅依靠财政资金是完全不能覆盖的。”王燕表示,这就倒逼社区找到一条适合实际的可持续改革发展道路,推动社区自我管理和服务、促进社区公共管理和活力、创造社区共同体,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也因此应运而生。

图片3.png

麓湖公园社区俯瞰图(图片由白桦提供)

记者了解到,自成立以来,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共吸纳社会捐赠资金3000余万元,成功培育孵化4只冠名专项基金、1只社区微基金、18只小区微基金,并孵化志愿者骨干1478名,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0万小时。

“目前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在积极探索在地商业消费捐、居民乐捐的同时,还通过培育、孵化投资社区的社会企业,使社区商业收益可以回到基金会,基金会再反哺社区的长效发展,从而实现社区资源充分整合,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王燕说道。

不止麓湖公园社区,在基层治理改革过程中,四川天府新区还一直鼓励煎茶溪社区、安公社区等基层社区与其他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企业加强协作,整合社区内外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公共空间共建、公共难题共治、公共服务共享,实现社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自治、法治、德治结合共融

推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多亏了秦东社区的‘磊哥调解站’,不然这个事情不晓得要拖好久才能彻底解决。”四川晶研地质工程勘探有限公司负责人杜金锐告诉记者,公司曾与物业中介机构因办公场地租赁面积与金额问题发生纠纷,双方僵持不下之际,经“磊哥调解站”多次协调,最终成功化解矛盾纠纷。

杜金锐开办企业所在的秦东社区,位于天府总部商务区核心区域,是典型的产城社区,辖区企业多、企业商事纠纷多是其显著特点之一。为此,秦东社区因地制宜开设“磊哥调解站”,充分导入所在天府中央法务区法务资源,提供法治宣传、矛盾纠纷化解、法律援助服务、人民意见征集等多项实用功能服务。

数据显示,“磊哥调解站”成立3年以来,始终秉持公平中立原则, 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200多起, 其中重大纠纷10余起, 涉及金额1900余万元,辖区企业和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社区治理,关键在自治,切实发挥各类基层组织的协同共治作用。在四川天府新区,与“磊哥调解站”类似的,还有城南坡社区创新打造的“老兵盖碗茶”服务阵地,推动退役军人工作多线融入社区发展,成功构建起以党建和公益为纽带、以志愿服务为支撑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近年来,四川天府新区在基层治理“微改革”中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居委会、业委会与物业企业、驻区企业、居民以及群团组织等多元主体参加基层治理的联动工作机制,健全“微网实格”治理体系,打造街道中心、社区分中心、一般网格站、微网格点四级阵地,形成协同治理的“合力”,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解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加快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切实为国家级新区改革发展夯实根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