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当“夜市”与“人才招聘”相结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在眉山市东坡区,不仅有美食夜市,还有“人才夜市”。“人才夜市”突破常规招聘模式,企业化身摊主“挑灯觅才”,求职者穿梭其中“星夜觅岗”,“纳凉地”摇身一变转换为“纳贤地”,呈现出一幅就业“新风景”。
“晚上和朋友在水街聚餐,顺便逛了人才夜市,没想到达成了工作意向,这种招聘形式很新颖。”陈萧雨高兴地说,这真是逛街顺便找了工作。8月17日傍晚,在东坡印象水街的眉山人才夜市现场,满是来来往往的求职者,他们在招聘信息和政策解读的展板前驻足观看,对感兴趣的信息拍照记录。从规上企业到小微企业,纷纷向求职者抛出橄榄枝。
“感谢区人社局提供这样的平台,能帮助企业快速高效地网罗人才。”海思科制药(眉山)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道。
东坡印象水街是东坡区新晋的网红商圈,一到晚上,便有不少市民来此散步纳凉,在该地举行招聘会,就是把工作岗位送到了有人气且有烟火气的地方,让市民边逛街,边选岗。
活动当天,共有68家企业参与招聘,提供岗位1523个,开“摊”2小时,便吸引上万人求职,初步达成就业意向967人。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这是东坡区全力保障企业用工需求,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充分就业,确保“人找岗位便捷、岗位找人精准”的有力举措。
企业“出摊”揽才 市民“逛街”择业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顶顶搭建有蓝色帐篷的摊位依次排开,像夜市一样的“摊位”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岗位信息、工作地点、薪资待遇……求职就业要素一目了然,吸引了不少人驻足了解。
“这样找工作的氛围很轻松,而且晚上相对更凉快,也能静下心来和心仪企业对话。”求职者王浩东告诉记者,在外地上班平时没有机会回东坡参加招聘会,而周末的这场招聘会正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让他了解家乡的企业。
企业负责人在现场“挑灯觅才”,一对一交流、答疑,方便求职者深入了解岗位,达成就业意向。“我们这次主要提供了生产普工、生产统计以及库管等职位,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加入到我们的企业,我们也需要更多新鲜的力量。”四川漫味龙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事主管李静坦言。
为了更好地契合招聘方与求职者之间的匹配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前谋划,深入企业了解用工需求,调研高校毕业生的专业范围,并认真审核企业的资质,做好人才夜市的保障工作。
“此次人才夜市的举办,是我们在人才引进与服务方面的一次有益尝试。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秉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为东坡区乃至眉山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谈到,“人才夜市”的效果显著,下一步,东坡区将常态化举办,让就业公共服务更“接地气”,更具“烟火气”。
“烟火气”中聚“才气”
说到招聘会,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都是白天,而东坡区的人才市场为何会在夜晚营业?
“白天天气炎热,大家都不愿意出门,而人才夜市的设置可以将群众喜爱的‘纳凉胜地’与人才招聘活动巧妙结合,避开日间炎热天气和工作繁忙时段。”东坡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想法成立,但具体实施起来却是一门学问。
在哪里举办?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人流量集中、年轻人爱去的地方。因此便有了人才市场的第一站——春熙广场和第二站——东坡印象水街,这两个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商圈,能更加精准地让企业用工需求与青年心仪工作不期而遇。
而流动的人才市场则更具活力,商圈、学校、休闲广场等地都能“支摊”揽才,人才市场的范围更广,可以契合更多元的招聘模式。
什么时间合适?7至8月份,正好是高校毕业季,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人。“下半年正值东坡区食品等行业的旺季,岗位缺口较大,这个时候设置人才夜市,刚好可以兼顾二者需求。”该负责人说。
至于哪个时间段开市最合适,主办方经过尝试得出了答案。“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设置的开市时间过早,室外温度较高,开市初段的人较少,通过观察后我们发现18:30以后的人更多,我们也及时调整了开市时间。”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了解到,现场除了招聘还设立了人社政策咨询点,工作人员给现场不同群体提供各类政策咨询,面对面宣传讲解人社政策。并开展职业指导,提供社会人才供需信息,1对1为求职者提供职业测评、求职指导、职业规划指导等。
“奋力攻坚全国百强、建成百万人口强区”,人才是关键。截至8月,东坡区已开展各类招聘活动86场,累计提供岗位2.3万个,其中日常招聘会48场,到镇招聘会14场,户外专场招聘会11场,人才夜市2场,组织东坡区优秀企业参加成德眉资、成渝等地高校联合招聘活动11场。
(豆玲惠 四川经济网记者 常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