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专题 > 四川制造 > 市州观察 >新闻详情

遂宁市安居:建圈强链 追“新”攀“高”

2024-09-06 14:27:35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甘雨竹校对:高艳责任编辑:杜静审核:杨璐

一辆汽车下线需要多长时间? 

在四川江淮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每6分钟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生产一个汽车制动器零部件需要多长时间? 

在遂宁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冲压完成一个零部件只需要10秒钟。

惊艳的“安居制造”,正是遂宁市安居区聚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力推进其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商用车生产基地追“新”攀“高”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安居区盯链主、抓龙头,引优育强,推动产业建圈强链,加快“智改数转”步伐,全力做大做强做优商用车及其零部件产业集群。

以“智”赋能 向“新”发力

产业集聚“扶摇直上”

8月19日,记者走进遂宁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数十台机器人不断旋转机械臂,冲压完成一个个汽车制动器零部件。 

公司工艺部主管陈杨告诉记者,公司新购置了智能制造执行机构装配件,一条生产线只需2名员工即可完成执行机构总成的装配。 

“在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加持下,公司产品合格率超过98%,产量同比提升40%。”陈杨介绍,公司不仅为四川江淮提供产品配套,还与现代、长安等汽车企业实现深度合作。今年上半年,公司产值超过1.3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 

在遂宁云内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去年升级改造的车厢车架拼装车间和柔性汽车U型纵梁自动生产线正有序运转。“新增的冲孔设备和新投用的中、重卡铆接线能实现全品系的车架生产。”公司总经理助理吴候林介绍,今年1至7月,公司累计销售11000余台车架、3700多台货箱,生产总值超过6400万元,同比增长40%。 

“公司紧跟四川江淮布局新能源产品步伐,为其天然气轻卡开发生产配套零部件。在传统轻卡方面,与南骏、王牌、吉利等汽车品牌的合作也更加深入。”吴候林表示,预计今年生产总值将达1.2亿元。 

与云内动力一条马路之隔的四川江淮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辆辆新能源汽车在机械手臂与人工的默契配合下诞生。作为安居区引进的第一家汽车制造企业,四川江淮已构建起研发、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 

据四川江淮总装车间主任胡江介绍,公司坚持科技创新,以新提质,增加混动、天然气等新能源产品布局,不断丰富产品链。根据不同市场区域,调整威铃、康铃、骏铃等产品布点,不断提升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今年上半年,累计生产11618台,同比增长60%;产值突破10亿元;销量同比增长30%。 

“无人工厂”24小时生产,“机器人同事”包揽重活累活,“透明化生产线”监测全流程作业数据……数智化转型正成为安居商用车及其零部件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的关键支撑。以新能源产品为着力点,安居区还加快搭建“换道超车”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塑造行业竞争新优势。

靶向招引 做优环境

厚植产业发展沃土

10年前的5月6日,四川江淮汽车有限公司建成投产,生产出首台“安居造”汽车。经过10年的厚积薄发,安居区已打造出一条“锂资源开发—锂电材料—电池管理系统—汽车零部件配套—商用车整车”的完整产业链。 

据了解,安居区商用车及其零部件产业集群现有四川江淮、天齐锂业、云内动力、丰科汽车、伯特利等商用车及其零部件企业38家,拥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建有2个国家级研发机构、8个省级研发机构。主导产业年均增速10.24%,研发费年均增速23.06%,有效发明专利年均增速28.73%。 

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夯实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硬支撑”是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的关键—— 

紧紧围绕“3+2”现代产业体系,安居区高质量开展“全面招商、全员招商、全线招商”攻坚行动,以“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院引所”三招三引活动为契机,精准绘制商用车及其零部件产业图谱,靶向发力狠抓招商。 

为加快商用车及其零部件企业落地,促进产业链条延伸,安居区实施7类82条利企惠商政策,创新打造“五大秘书”,为全区在建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提供全周期、零距离的“保姆式”服务;制定工业项目“容缺预审”办法,推行“清单制+承诺制”、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机制,真正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交地即发证”。 

建立集中式的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实现能耗、水耗、环境质量监控及固废管理,加快集群绿色低碳转型;四川江淮牵头大力推进数字协同制造,加快企业信息化应用从单向覆盖向集成提升,实现集群数字化升级;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在安居成立,设立汽车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新能源汽车人才与创新培育中心,激发集群创新活力……安居区商用车及其零部件产业根基愈发沉稳,发展沃土愈发肥沃。 

未来,安居区商用车及其零部件产业将继续乘势而上,瞄准汽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与制造、研发与设计等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实施精准对接招商,促进项目快速落地,为安居和全市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大的动力,在全省乃至全国商用车及其零部件领域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周阿松 四川经济网记者 张琳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