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原创 >新闻详情

诗酒话中秋 成渝共雅集

2024-09-14 21:53:55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王颖校对:丁晓宇责任编辑:杜静审核:杨璐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朱丽)又是一年中秋至,在这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时刻,“月照山川 诗意成渝”——2024中秋诗歌之夜活动于9月14日下午在成都阿来书房拉开序幕。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诗歌的狂欢,更是成渝两地文化的一次深度交流与碰撞。

活动现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流传千古的佳句伴着古筝的悠扬、琵琶的激昂交织成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将现场观众带入了一个既古典又现代的诗歌世界。梁平、龚学敏、尚仲敏、李钢等成渝两地200余位诗人、诗评家、朗诵家及演奏家齐聚一堂,以诗会友,以酒寄情,共同庆祝这一传统佳节。

活动现场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海光与王茜两位朗诵家以独特的嗓音和精湛的技艺,将古诗词中的意境与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从李白的豪放不羁到张九龄的深情款款,再到苏轼的豁达乐观,一首首经典诗词在二人的演绎下仿佛穿越时空,与现场观众的心灵产生了强烈共鸣。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了原创诗歌朗诵环节。来自成渝两地的25位诗人亲自登台,用他们那或沉郁、或激昂、或深情、或豪放的声音,朗诵了自己的优秀诗作,更真实地呈现其创作时的情感和状态,让诗意跨越语言,真正走进观众的心灵深处。这些诗作不仅展现了诗人们对大自然细微之美的敏锐捕捉,以诗意神往远方,更深刻表达了他们对乡土的热爱、对时代的讴歌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梁平

“速度在词语里奔跑,成都、重庆互为起点和终点。”著名诗人梁平的《已知》一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为成渝双城的文化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而李钢的《今晚,我不能喝太多的酒》则以“我并非一时兴起,我是生生世世爱着月亮的人”的深情告白,打动了在场的观众。

在“川渝双城中秋诗酒文化对谈”环节,中国广播电视主持人“金话筒奖”获得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馆特约馆员周东担任话题引领人,与成渝著名诗人代表梁平、李钢、向以鲜以及江小白酒业董事长助理兼公关总监樊力一道,围绕中秋民俗、诗酒文化、成渝双城的诗歌情缘以及未来的发展等话题展开了深入而精彩的对话。

文化对谈

梁平说,诗和酒确实是一对“孪生兄弟”,他曾经去过河南信阳博物馆,其中展出的青铜器皿,出土之初就遗留有3000多年前中国早期的蒸馏酒。同一时期的《诗经》,在表现贵族文人的日常生活时,也有很多喝酒的描写。樊力说,中国人对月亮、对酒、对诗,都有自己的情愫所在,其实核心就是在平凡的生活里面,每个人都会有诗意的寄望或诗意的归属感。

他们的见解独到、语言风趣,不仅为现场观众带来了深刻的思考,也为成渝两地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中秋月、青梅酒、人间诗……不仅见证了成渝诗人对一个时代的诗性见证,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代成渝诗歌”的璀璨以及成渝两地文化交流的广阔前景。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