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5-16 星期五
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崇州市江源街道是一个散发着悠久历史气息的小镇,常璩、陆游、赵抃等都曾经游历江源,其中北宋铁面御史赵抃匹马入蜀、一琴一鹤、宽严治吏的故事广为流传。“一琴一鹤,匹马入蜀”这个具有历史文化的典故,一直是江源的文化引领。江源社工站自建站以来,为了传承和学习赵抃历史事迹,社工站将“以梦为马·助梦江源”作为社工站精神文化引领,旨在以梦想为赴江源之马,助力江源梦想蓝图建设,并一直传承和发扬下去。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我们挖掘出了这样一群人,待业妇女、医生、大学生志愿者、水电工、社区治理能人等累计100余人。他们有的精力充沛、时间充裕,有的了解最新的救助政策、有的精通家庭水电维修等,他们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高涨,但是缺乏系统的服务技能、支持、陪伴,他们无法为街道服务对象提供更为多元、专业且精准的服务。
社工站通过陪伴式督导,挖掘志愿骨干成员,在街道党委的牵头下,将待业妇女、医生、大学生志愿者、水电工、社区治理能人、政府工作人员等组成的9类跨界志愿服务队进行分为2层4队进行管理,2层即:基础层级、进深层级,4队即:政策宣传队、居家安全检查队、心理慰藉队、健康宣传队。并推选出队伍联络员,联络员通过不同渠道收集民生问题、诉求、意见,以协商议事的形式不定期召开志愿联席会议,在服务过程中从基础层级里面挑选出优秀的志愿者,从深层级中挑选出合适的,有效精准地为群众干好实事,志愿者通过自身优秀,自然形成一种分类分层服务格局。
社工站通过链接周边爱心人士、商超、学校等资源,与学校、儿童志愿者、政府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等一同策划公益易物空间主题活动,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鼓励儿童及家庭将自家闲置的二手物品在学校易物空间活动现场进行交换、买卖,并将营业额的20%用于困难群体慰问,80%用于易物空间活动物品补充。在易物空间内,社工站和儿童志愿者开展公益文明街道的宣传工作;爱心人士、商超等为志愿者们补充了易物兑换产品;政府志愿者维持现场秩序、解说等工作,街道为参与志愿者们颁发“荣誉证书”。截至目前,江源街道社工站已举办2次易物空间主题活动,兑换物品200余份,售卖闲置物品300余份,共获得服务公益金8000余元。社工站通过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促使跨界志愿者友好协商,共同策划实施,深入推进公益服务工作,营造良好的跨界合作氛围,点燃了志愿服务活力。
乐帮社工以服务对象需求为依据,协同志愿者共同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充分发挥志愿者特长:在邓公村散居特困家庭面临因雷雨天气,树木倒塌导致房屋破损,通过协调跨界志愿队伍连接到了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水电工、瓦工、伐木工等共同为困难群体解决了电路破坏、房屋修复、树木砍伐等服务。充分挖掘了不同层面的志愿者,形成跨界的通力合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社工站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落实以社工站为平台、社工人才为支撑、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志愿服务为辅助、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的“五社联动”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社区各方参与社区事务,推动社区各项服务资源的整合与有效衔接,提升基层志愿服务效能,形成多元参与、协同合力的良性循环,打造公益服务协同堡垒。在社工站平台的支持下,充分发挥了五社的作用,通过赋能社区人才,挖掘“一小一老”的需求,让资源主动加入,巧妙地将五社进行互助和互动,而不是单一的服务,对于社区来说,活动变得简单且有意义。在整个过程中,社工支持者角色充分发挥,在小组发展中及时解决组员的问题,同时根据组员需求及时对接社区资源,保证组员活动策划的可操作性提升,组员创新性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中快速掌握,促使跨界合作优质稳定发展。
(陈晨)
(图片由崇州市江源街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