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为成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大产业园区谈目标、亮成效、说举措

2024-10-24 19:41:02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王颖校对:董豆豆责任编辑:张萍审核:杜静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苏俊 毛春燕  张恭浩楠)10月24日,成都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成都高新区、新都高新区、天府现代种业园分别围绕主攻产业方向,聚焦现代化、专业化、特色化产业园区工作作交流。

成都高新区 :努力争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今年产业总规模将达8600亿元

成都高新区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三大优势产业,重点打造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1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制造等六大未来产业。2024年1—9月,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分别实现营收4849亿元、1276亿元和8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7%、14.3%和40.3%。今年产业总规模将达8600亿元。

据悉,成都高新区正推进产业、科技、服务“三维赋能”,努力争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构建特色鲜明的专业化产业园区,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高地、建设“世界柔谷”、打造生物医药创新与智能制造产业高地、数字经济技术策源地、科技创新与国别合作产业高地。

建设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体系,建强战略平台、转化平台和创新生态。加快建设天府实验室等7家战略平台,全国首创“中试+”生态,已建中试平台49个,助力1800余个中试项目实现成果转化,形成全球或全国技术突破14项。聚集各类人才80万人,形成中西部产业园区规模最大的产业基金集群,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781家。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率达26.6%。推进“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累计走访服务企业7064家,收集问题诉求2986个,办结率达98.43%。建设5个外籍人士社区服务中心,开办国际学校和国际医疗服务机构。

新都高新区 :力争通过5年实现营收翻番 规上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四川成都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23年实现营收1150亿元、规上工业产值630亿元。新都高新区将聚焦装备制造(航空轨交)、绿色食品、医药健康、新能源四大主攻方向,坚定不移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力争通过5年努力,实现营收翻番、规上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增强园区承载能力,新都高新区将优化空间布局,建强共享平台,推动产城融合。充分考虑存量用地产出效益和今后10年增量发展需要,对园区经济地理进行优化调整。立足全区近三成规上企业在园外的实际,有序推进企业入园集约集群发展。

构建产业集聚优势,将擦亮航空轨交产业品牌,巩固医药食品传统优势。突出“研造修”一体做强轨交产业,开发氢燃料电池动车等多制式装备,面向西部做大城轨、动车等维保后市场。增强产业根植性贡献度,推动科伦药业总部基地全面投产,支持华润雪花技改扩能,支持可口可乐和达利食品整合区域生产力、扩大市场占比。

抢占百亿未来产业赛道,全面推行航空轨交产业园“一小时协作圈”“上下楼就是上下游”模式,依托微网优联整合其供应链朋友圈,年内建成营运网通产业园;依托西南石油大学校友资源、科技资源,深化“校地企”联动,打造油服产业集聚区和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围绕厚普氢能、势加透博构建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扩大新研氢能“成渝氢走廊”重卡运输规模,支持荣创新能、轻绿科技等拓展应用场景。

天府现代种业园:锚定建设中国西南种业中心 全力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种业发展新地标

近年来,天府现代种业园勇担川种振兴使命,聚焦贡献天府良种、天府良技和天府粮油,成为国家首批布局西南唯一的国家级种业园区,四川省“1+1+N”现代种业发展核心园区。

一是推进全产业链规划布局。按照工业化思维推进农业园区建设,构建以粮油为主、蔬菜畜禽为补充的“大种业”格局,模块化、融合化推进“种源保护利用—商业研发转化—产品规模生产—价值延伸融合”全产业链发展。二是抢占区域级行业制高点。立足提升园区显示度和行业话语权,积极争取布局区域级、唯一性功能创新平台,建成全国首个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中心库、国家品种测试西南分中心、农业农村部天府种业创新重点实验室。三是构建商业化育繁推体系。遵循市场逻辑,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探索构建“市场需求—定向研发—应用推广”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下一步,将锚定打造中国西南种业中心目标,对标全国各地高能级园区,针对创新要素集聚不够、成果转化平台不优、联结工农助农增收不紧密、园区管理运营水平不高等问题,加快培育种业创新策源地、行业发展新地标,为四川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力量。一是突出科技创新引领,提升行业显示度。二是培育镇园之宝品牌,增强园区竞争力。三是赋能天府粮仓建设,抬升产业价值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