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链”接产业 追“光”未来 四川省“拓市场稳增长”光伏产业供需对接推进会举行

2024-10-26 16:57:24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张肇婷校对:曹越责任编辑:张萍审核:杜静

气温逐渐降低,产业的“春风”却悄然吹拂。10月25日,四川省“拓市场稳增长”光伏产业供需对接推进会在眉山拉开帷幕。当天下午,与会嘉宾走进甘眉工业园区和丹棱经开区,考察了眉山市光伏产业3家企业。

光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弯道超车的励志故事。十多年前,光伏行业主要价值链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如今,硅片、玻璃、电池、组件等环节几乎被中国厂商“承包”。

光伏产业在眉山的发展,是一曲加速跨越的奋进旋律。三年时间,眉山引进通威太阳能、琏升光伏、凯盛光伏、美科新能源等企业,全市已建成76.3GW高效晶硅电池、16GW单晶切片产能。2023年,眉山市晶硅光伏产业规模更是突破240亿元,同比增速达到50.3%。

而今,市场巨浪翻涌,产业发展承压,如何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促进产业良性发展;如何打破信息壁垒,共同“觅良缘”、寻商机?一次大会,深入企业、多方交流,“供”与“需”之间,传递出发展的信心和前进的决心。

与会嘉宾现场参观(李幸 摄)

迎着“光” 强链延链做强集群

记者走进通威太阳能眉山基地的A1生产车间看到,整洁明亮的厂区,生产线高速运转。一块块书本大小的单晶硅片,经过制绒、扩散、SE激光掺杂等工序后,变成了一张张高效晶硅电池。

眉山晶硅光伏产业的发展,通威太阳能是见证者,也是亲历者。这个1982年从东坡区永寿镇逐步走向世界,2019年又带着项目反哺家乡的行业龙头,在眉投资建设的便是高效晶硅电池项目。

通威太阳能(眉山)有限公司电池生产车间(李幸 摄)

2021年,通威太阳能眉山基地一期和二期项目投产后,产值破百亿,成为眉山市第一家“百亿企业”。今年4月,通威太阳能眉山基地S5车间首片电池片下线,一座“超级工厂”逐步成长为全球单体项目规模最大的晶硅电池生产基地……5年时间,通威太阳能眉山一期、二期、三期、四期项目全部落地生花,5个电池工厂在眉山拔地而起。

与通威太阳能基地一墙之隔,四川美科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细如发丝的钢线切割着800多厘米长的方棒,切割后的方棒经过清洗、分选、检测、包装等环节,被加工成单晶硅片……这些单晶硅片则为下游企业通威太阳能眉山基地、眉山琏升光伏提供了原料。

迎着“光”布局上下游产业链,是与会嘉宾参观过程中的直观印象。“今天参观的企业都是围绕产业链进行布局的。用好产业的集聚效应能够快速地吸引上下游优秀的企业落户,这一点眉山做得很好。”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杨威说。

眉山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高位推动晶硅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全市以甘眉工业园区、眉山天府新区为核心区,丹棱经开区为配套区,构建了“2+1”光伏产业空间体系,集聚打造多园协同互补发展模式。

协同互补之下,眉山已有高效太阳能电池规上企业4户,拥有铝边框支架、胶膜、密封胶、电子化学品、光伏生产装备、工业气体等配套企业共22户,10个在建、拟建晶硅光伏产业项目。

依靠“光” 创新科技再添动力

回到产业链的角度看,光伏产业自上而下可分为多晶硅(即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以及电站开发和建设环节。各环节的发展核心各有特点:硅料以产能为核心,电池片以技术变化为核心,组件和装机逆变器等则以终端需求为核心。各个环节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作为支撑。这一点,在参观企业眉山琏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体现得尤为明显。

琏升光伏生产线正在生产异质结电池片(李幸 摄)

作为全省唯一一家异质结晶硅电池生产厂商,琏升光伏锚定异质结电池研发生产,勇闯光伏“新赛道”。

“目前,我们的异质结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超过26%,组件量产功率在730W左右,转换效率超23.5%。这些数据都高于TOPCon电池。”琏升光伏研发总监汤安民介绍。

在企业核心团队看来,整个晶硅产业链中,光伏电池是变革最快、最容易被技术颠覆的环节。电池技术从曾经的BFS电池发展到现在的TOPCon、PERC电池,都是高效替代低效、低成本取代高成本的趋势。

“TOPCon被认为是PERC电池技术的延伸,二者的产业链都非常成熟。而异质结电池相较之下产品性能更具优势,但目前生产成本却是短板,更需要技术研发创新,克服短板。”汤安民说。

2023年,围绕异质结技术,琏升光伏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40项,且获得一项发明专利。在研发环节,琏升光伏研发投入占收入的5%左右。并且对外承担了工信部和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相关项目的申报和开发,对内正瞄准“超薄大尺寸HJT(异质结)电池技术开发”和“银包铜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等项目加快研发速度。

产品的“含金量”也引来了关注度。参观过程中,凉山州经济和信息化局电力办主任陈建一一拍下企业展示墙上电池片转化效率和量产功率的照片。“电池的转化效率和量产功率越高,意味着单位面积功率更高,土地及相关建设成本更低。”陈建说,“立足凉山州较好的太阳能资源禀赋,我们正着力做大做强清洁能源这一核心产业,大力发展光伏电池组件配套产品和相关产业应用。来参加此次大会,我们也希望了解行业技术前沿,更好地发展光伏产业,助力绿色转型、乡村振兴。”

相信“光” 乘风破浪勇毅前行

“光伏产业正在乘风破浪。”参观中,不少嘉宾谈到。

这阵风,是在“双碳”战略的实施和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光伏产业实现了高速增长,成为绿色低碳发展重要增长极。

然而,产业发展具有周期性,伴随着价格下行、技术迭代等风浪挑战,光伏产业巨轮如何穿越周期、行稳致远?也是与会嘉宾无不思考的问题。

“光伏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内部调整变革期。短期低端产能面临过剩的局面,但伴随着技术升级和行业内结构性调整,同时伴随着行业需求未来仍会持续增长。”福能期货四川分公司总经理连鑫林说,“我们整个行业也在期待‘光’、相信‘光’。”

位于眉山天府新区视高街道视高铺社区的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李幸 摄)  

信心,来自于看到机遇。

2010年入行,2014年进入异质结电池领域,汤安民依旧深耕产业。“主要是有一种情怀在,也有底气在。”汤安民说,在他看来,光伏产业作为先进制造业的代表,既是推动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也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预见,在政策扶持和技术创新变革的双轮驱动下,光伏行业将在逐步成熟中走得更远。”

信心,来自于政策保障。

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和产业形式,眉山市委市政府提前谋划、及早部署、精准施策,在布局产业之初,就瞄准国际国内链主企业、龙头企业进行精准引育,并先后出台“1+3”产业提质倍增支持政策20条、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13条、“智改数转”专项支持政策12条等,积极争取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省级大规模设备更新技改、省级“智改数转”资金,助力企业发展。

技术创新是企业立于不败的制胜关键。眉山在全省率先出台《化工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管理办法》,打造首家化工中试基地——眉山市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用创新来有效抵御市场风险。今年1-9月,眉山太阳能电池片产量占全省比重超70%。

信心,还来自于平台牵引。

本次会议聚焦全省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将发布企业供需清单,签订合作协议,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拓宽销路。“会议召开得很及时。”海尔光伏眉山市代理商骆永聪告诉记者,近年来,海尔光伏着力在四川布局发展分布式光伏等产业。“许多场景已经在眉山逐步落地。”骆永聪说,四川分布式光伏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在政策推动、市场需求、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等多个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期待,通过大会能够释放出更多政策信号、市场信号,通过政企多方合作,推动“光伏+”场景应用,助力产业新发展。

迎着“光”、依靠“光”、相信“光”,一群“追光者”们,正在书写新的未来。

(李幸  四川经济网记者 常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