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严易程 文/图)深秋时节,正值阿坝州马尔康市梭磨河大峡谷彩林的最佳观赏季,蓝天白云下,清澈的梭磨河水在峡谷中蜿蜒流淌,两岸层林尽染、五彩斑斓,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打卡。
鸟瞰马尔康
近年来,马尔康市以“文化赋能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命题,立足市域内丰富的红色资源,致力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精心培育嘉绒文化、红色旅游、避暑康养新业态、新场景,构建马尔康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立足资源禀赋 构建旅游发展新格局
马尔康,藏语意为“火苗旺盛的地方”,享有“嘉绒胜地、锅庄故乡、长征驿站、避暑天堂”的美誉。其位于青藏高原南缘、四川盆地西北部,北靠红原大草原,南与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小金四姑娘山毗邻。
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特殊的区位、宜人的气候和优良的生态,造就了丰富且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画卷,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
卓克基土司官寨、梭磨河大峡谷、红军长征纪念馆、松岗柯盘天街、西索民居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为马尔康市紧扣“一带两环七通道八景区”全域旅游规划布局,致力于打造历史有深度、文化有厚度、旅游有热度、康养有温度的国际生态旅游文化名城,解决旅游景点零散,点、线、面结合不够,可供游客选择的线路产品少等问题奠定了基础。
秘境莫斯都
“在构建旅游发展新格局的进程中,尘埃落定文化旅游城、雪马山和莫斯都生态景区的打造是马尔康当前旅游发展的重点和亮点。”马尔康市有关负责人介绍,雪马山被誉为“最美的高山湖泊群”,自规划开发工作启动以来,雪马山景区被定位为山地户外运动公园。同时,位于马尔康市松岗镇莫斯都村的莫斯都岩画遗址,是目前四川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岩画之一,也是中国北方岩画系统分布的最南端,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接下来,马尔康市将以“旅游+体育”的方式,倾力打造雪马山国际户外探险运动公园;以“旅游+乡村振兴”为契机,将西索民居、毛木初景区打造成为乡村振兴、农旅融合的典范;用“旅游+红色”的独特资源,打造胡底革命烈士纪念广场、卓克基会议旧址、长征纪念馆等红色景点;以“旅游+文创”手法,开发嘉绒唐卡、慈愿藏香、嘉绒巧手刺绣等文创产品,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实现文化旅游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依托民俗文化 打造文化旅游亮丽名片
马尔康地处嘉绒文化腹心地,拥有完整的嘉绒藏族生活习俗,其旅游资源以嘉绒藏族文化、红色文化、自然景观等3个方面为主要特色。
卓克基土司官寨和松岗柯盘天街原来仅是纯观光旅游地,旅游产品形式单一。如今,随着马尔康市深入推进国际生态旅游文化名城建设,主动挖掘周边特色、注重提升景区服务品质,卓克基土司官寨和松岗柯盘天街已成为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4A级旅游景区。
马尔康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有红军树、红军坪、卓克基会议遗址、卓木碉会议遗址等。其中,卓克基会议遗址被列为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和阿坝州五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此外,马尔康的原生态嘉绒锅庄舞被誉为“中国圈舞的活化石”。近年来,马尔康市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坚持马尔康“嘉绒锅庄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每年一办,并结合“看花节”把锅庄节变为“锅庄季”,着力把“嘉绒锅庄文化旅游节”打造成为马尔康对外宣传文化旅游的亮丽名片。
林麝产业园一隅
“依托优越的生态资源,深厚的红色文化,独特的嘉绒民族文化,马尔康市串联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加大农文旅的融合协作,推动全市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马尔康市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