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专题 > 大江之韵·探寻金沙江 > 名家谈 >新闻详情

蒋蓝:“包容,是人、城、酒相互赋予的性格”

2024-11-14 09:16:31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张肇婷校对:高艳责任编辑:黎琦审核:杜静

四川经济网讯(鲍安华 记者 杜静 文/图)“去年我走了岷江,今年再探金沙江,我有幸看到,狂野的金沙江和温婉的岷江,从高山溪谷奔流到宜宾后,汇成长江,刚柔并济间,让流经的这片土地在历史演进中,展现出高度的民族融合、文化融合,这种融合太漂亮了,充满了故事。”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成都市作协常务副主席蒋蓝表示,探寻大江大河,需将江河两岸的自然景观、人文底蕴和民族特色相结合。

蒋蓝

蒋蓝

沿金沙江顺流而下,在四川与云南的交界处,便来到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蒋蓝说:“宜宾地处三江交汇处,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随着历史变迁,汉族、彝族、苗族、傣族等多个民族在宜宾这片土地上迁徙、定居,这一过程本身就是民族融合的体现。”蒋蓝认为,宜宾是一座有着包容性格的城市,因为三条大江及沿江自然和人文的融合,造就了宜宾包容的性格,而这座城市里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五粮液集团,也同样极具包容性。

蒋蓝进一步解释道:“在社会互动中,生活在宜宾的各民族在语言上相互学习、借鉴,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同时,在习俗上,各民族也相互影响、融合,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这种语言与习俗的相互影响正是文化融合的重要体现。此外,各民族共同参与节庆、婚丧嫁娶等活动,这种社会互动为民族融合提供了优渥的土壤。而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各民族相互帮助、共同劳动,形成了紧密的联系。比如在五粮液的生产过程中,就有不同民族的工人在共同工作,他们通过劳动合作,促进了彼此的了解和融合。”

“这一路行走,所见之人,所遇之事,无处不体现融合,无处不展现包容,就拿宜宾的标志性企业五粮液来说,五粮液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也融入了多元文化的元素。例如,五粮液在推广时会结合民族文化特色,设计具有民族风情的包装和广告,从而促进艺术与文化的交流。此外,五粮液还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如赞助民族节庆活动、支持民族文化研究等,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五粮液的品牌形象,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金沙江流经宜宾1

金沙江流经宜宾

蒋蓝认为,五粮液的包容性在其酿造工艺上也有所体现。

作为资深爱酒人士,蒋蓝对五粮液的研究颇多。他说:“五粮液采用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五种粮食各具特色,通过精湛的酿酒技艺,最终形成了其独特而丰富的口感和香气,这种酿造工艺体现了五粮液对不同粮食风味的包容与融合。此外,五粮液在沿用‘陈氏秘方’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勾调技术,选取不同风格特征、不同年份的特等调味酒,有针对性地实施融合,多层次地综合协调,从而达到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尤以酒味全面著称的效果。这种技术体现了五粮液对不同年份、不同风格酒体的包容与融合。”

“自古以来,蜀人就有制酒、喝酒的传统。宜宾长江‘零公里’最优酿酒生态圈,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酿造环境,地处联合国教科文及粮农组织认定的‘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区’。而作为宜宾土生土长的知名企业,五粮液对宜宾这座城市的影响和塑造,同样深入骨血。”蒋蓝说,所以,这些人、城、江河,互相融合,彼此包容,难以分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