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游”出一个产业链 内江市市中区白乌鱼泛起“金浪花”

2024-11-14 13:54:06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刘佩佩校对:高艳责任编辑:黎琦审核:杜静

四川经济网内江讯(记者 毛春燕 文/图)近日,在“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内江专场上,内江市用“一道回锅肉”“一筐水果”“一盘鱼”“一碗汤”“一篮子调味品”这“五个一”介绍了内江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成效,其中“一盘鱼”中的“明星”就是乌鳢“玉龙1号”,因其通体透白又被称为“白乌鱼”。

市中区是中国渔业协会授予的“中国白乌鱼之乡”。一条鱼如何泛起“金浪花”?11月12日,记者走进市中区一探究竟。

微信图片_20241112183210.jpg

白乌鱼加工基地

在内江市市中区朝阳镇白乌鱼加工基地,只见厂房主体建设已完工,正进行内部设施建设。据市中区朝阳镇黄桷桥村党支部书记丁胜利介绍,基地目前建设总进度达60%,下一步将进行二次装修及设备调试等工作,预计明年3月完工,建成后将在这里生产鱼粉、鱼面、鱼片和鱼丸等。

据了解,该加工基地是内江市首个白乌鱼加工基地,总建筑面积3235平方米,其中鱼加工车间1843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此外,该基地还将进一步延伸和完善白乌鱼全产业链条,推动白乌鱼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不断提升“中国白乌鱼之乡”的品牌影响力。‌

微信图片_20241112183205.jpg

瑞杰水产养殖专合社

走进位于该村的瑞杰水产养殖专合社,鱼池里的白乌鱼鱼苗纷纷“探”出脑袋“争夺”食物,丁胜利边捞出一只鱼苗捧在手中,边向记者介绍该专合社的运作模式。

“专合社成立于2016年,目前有鱼塘69口共140余亩。每年的5月到8月以培育鱼苗为主,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居民养殖,且以不低于18元每斤的价格进行回收。”丁胜利透露,专合社白乌鱼成鱼年产量12万斤,鱼苗加成鱼年产值达200余万元。

微信图片_20241112183511.jpg

白乌鱼鱼苗

在瑞杰水产养殖专合社,值得一提的还有其修建的鱼菜共生大棚。鱼池里的水经水循环系统流进种植槽,水体中的残饵与粪便经微生物分解,转化为蔬菜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蔬菜将养分吸收完毕,净化后的水再次回到鱼池中,形成“鱼肥水一菜净水一水养鱼”的生态循环系统。

今年以来,内江市市中区大力推进白乌鱼产业发展,加强市中区白乌鱼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助推内江百亿水产强市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当前,全区正围绕育种保种、标准化养殖、精深加工和农文旅融合等重点环节,打造出一条以白乌鱼繁育、成鱼养殖、产品加工、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及市场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下一步,市中区将积极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产、学、研、育、繁、推”紧密结合的白乌鱼科技创新联盟,加强白乌鱼生产养殖关键技术和精深加工产品研发攻关。同时,市中区将进一步提升白乌鱼等特色水产养殖业在农业经济中的占比,做大做强“中国白乌鱼之乡”公用品牌,优化白乌鱼产业布局,建设示范园区、基地、保种场,延伸产业链,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确保白乌鱼绿色健康养殖可持续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