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守初心 强“四力” 助发展丨“智改数转”提能增效 渠县工业企业开足马力冲刺全年目标

2024-11-14 16:03:41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张肇婷校对:高艳责任编辑:黎琦审核:杜静

四川经济网达州讯(记者 王晓英 赵权军 文/图)四季度既是一年中最后的冲刺期,也是奋力实现全年目标的关键期。近日,渠县40多家已完成“智改数转”项目的企业正抢抓关键时间,利用“智改数转”成果,用好智能化、数字化设备或管理手段,车间各条生产线马力全开,满负荷运转,争分夺秒,冲刺全年生产任务。

两家企业的策略:机器换人“数字换脑”

“改造后,精简了人力,提高了效率。以前送货要多名收发员点货、上架等,现在好了,繁琐的工作由机器人来完成。”看着车间,兴宏泰制衣总经理谭吉平欣喜地说,智能悬挂生产系统将衣领、袖口等部件运送到各个工位,供工人加工,工人还可实时查看自己的生产进度。

兴宏泰制衣从2023年起推进“智改数转”数字化平台建设,投入自动模版机、自动分拣系统、自动电脑裁床、机器人运输系统等智能设备。“现在企业AGV(机器人)能自动扫描、自动清点,配件自动传送到各生产部门,生产效率也提升了30%。”谭吉平说。

95c40866-192d-4549-aa12-d4052f1b89f1.png

兴宏泰制衣生产车间

利用“机器换人”方式大大提升企业生产效率,让企业更有信心冲刺四季度目标。

“上半年订单完成600万件,全年目标是2000万件,目前已做完1000多万件。”谭吉平告诉记者,随着全厂智能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完毕,他们将在剩下的两个月里把全年产量干到2000万件以上。

与兴宏泰制衣的思路不同,铭圳纺织采用了更智能的“数字换脑”方式,提高效率的同时,还降低损耗、提高产品合格率。其“秘密武器”是位于中央控制室的4块数字显示屏,屏上实时显示当日产量、效率、员工绩效等数据。

此外,450台昼夜不停运转的智能高速喷水织布机中,任何一台机器出现故障,维修人员都可根据代码指令,及时处理。公司总经理施少均比喻该平台就是企业的“大脑”,不管厂区运转遇到啥问题都能一目了然。

近年来,渠县瞄准户外产业服装新赛道,将轻纺服饰定位为“首位产业”,加速轻纺服饰企业智能化设备改造和升级。截至2023年,该县有轻纺服饰规上企业32家,产值50亿元,已完成“智改数转”项目23个,智能化企业占比达60%。“首位产业”的“科技含量”愈来愈浓。

“智能”加码赋能:抓生产、赶订单、拓产能多管齐下

进入四季度,渠县各家企业都在拼生产效率。

“前期引进技术领先的智能化装备,实现从投料到生产的全过程、仓储运营及后台管理的高度智能化。”6月底,中顺洁柔(达州)纸业一期10万吨造纸项目已投产,“四季度是生产旺季,正加班加点抓生产,争取完成全年40亿元产值的目标。”

3ef6a516-dee9-4427-8f13-3ac2ee52bcfa.jpg

中顺洁柔(达州)纸业一期

该企业制作的餐巾纸、湿纸巾、面巾纸等各类产品从生产线下线后,通过智能机械手臂分拣,随后自行流转至仓储系统,再经扫描、打包、入库、运抵货车厢,等待发往全国各地。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40.87亿元,分三期建设,按行业最高标准建设的全球最大单系列竹浆纸生产线,采用“全自动拆垛分拣系统”,可全流程信息跟踪与追溯管理产品。目前,项目一期的4条PM1造纸生产线已投用。

自去年起,渠县实施规上企业“智改数转”专项行动,制定《2024年智改数转行动方案》,安排县级财政4000万元支持企业“智改数转”,设立产业发展风险补偿基金5000万元,建设金融超市和“渠县金融服务专区”,支持企业进行设备和管理数字化改造及增添智能化装备。今年,有23家企业“智改数转”项目入库,成功通过省上审核的有14家,另有22家企业入库2025年“智改数转”项目库。

通过审核的旺鑫电子,今年前三季度实现产值9000万元,四季度产值有望再增4000万元。企业负责人张小飞说:“目前机器运转程度接近饱和,正加紧建设二期项目,扩容增产,同时新采购一些打磨设备,年底还要上3条电子产品冲压生产线,为近期西安、昆明、桂林等地的客户订单做准备。”

渠县经信局局长李国春介绍,今年四季度,渠县持续聚焦“轻纺服饰、消费品电子(笔电)、竹浆纸一体化”3条百亿级特色产业链,深入推进“千人进千企”行动,助企纾困解难,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顺利完成四季度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