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达州:点亮项目及企业发展路 千名干部帮千家企业解难题

2024-11-18 11:20:33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王万川校对:高艳责任编辑:郑红梅审核:张瑞灵

四川经济网达州讯 (记者 王晓英 赵权军)11月18日,记者从达州市经信局了解到,为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解决企业发展难题,达州市经信系统开展“千人助千企”行动,自6月至今,已搜集到1080家规模以上企业177个问题,截至目前,已有超92%涉及资金兑付、要素保障、土地用地、惠企政策的问题被解决。

项目落地手续全代办、企业早投产

 “开公司需要哪些手续?”“公司经营状况如何? ”“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 近日,达州市经信局局长肖启文带队到大竹县,详细了解落地项目情况,走访搜集项目或企业发展难题。

从今年6月起,达州市经信系统启动“千人助千企”行动,组织1000余名干部职工,走出去、进企业、下车间,或当面交流,或电话询问,或召开座谈会,广泛搜集各类涉企困难和问题177个,每个问题都落实到人,全程跟进督办。

对新近落地的项目或企业,变“企业跑”为“部门跑”,让企业轻松开办,专心发展。

“局长,我们企业装修完了,下月将投产,现在100多名职工没住宿的地方。”近日,宝麟创新科技负责人郑波给达州市经信局副局长杨庆洲道出自己眼下的烦恼。该企业年初刚入驻园区,部分手续有待完善,需要帮助。针对这一情况,杨庆洲搜集相关资料,与当地住建部门沟通,两周就为该公司职工申请到了公租房居住待遇。“太好了,这下工厂能如期生产了。”郑波激动地说,“相关手续由‘企业秘书’代办,我们完全不用操心。”

原来,达州新签约项目从落地、建设到生产,由每一名结对帮扶的经信干部负责对接发改、自规、住建、应急、生态环境等部门,明确各类手续办理时限,企业除提供必要的证件外,项目开工或企业投产前各类审批手续均实行全代办,争取企业能快投产、早见效。

企业产品生产有人帮、销售不用愁

每月至少登门一次,为企业办一件事,每季度组织涉企部门进企业,到车间“点对点”听诉求,集中联办涉企问题——达州市经信系统坚持上门“找事”,及时为企业纾困解难。

受益于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生产冰箱、空调等隔热板的四川迈科隆真空新材料有限公司今年第四季度的订单“爆仓”。然而,猛增的订单却让公司生产部部长助理王雄程有些担忧:“车间内5条生产线已满负荷生产,仍面临客户催单。”

宣汉县经信局副局长文德锋在定期走访企业时,得知王雄程的焦虑,立即协调该县就业局组织多场乡镇专场招聘,7天内招足200名工人,为该公司解了燃眉之急。

据统计,针对企业用工难问题,在“千人助千企”行动中,帮扶人员对接人社部门,推送岗位短信253.32万余条,让2458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

帮扶不止在生产端,还在销售端。

“直播效果显著,让更多顾客知晓了罐装鸡汤……感谢经信部门的帮助。”返乡创业者李尚城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带着百余罐旧院黑鸡罐装鸡汤,正赶火车去参加广交会。与他同行的还有一名网红,这是经信和商务部门为他介绍的卖货的“军师”。

一年多前,他创新开发了可灌装的旧院黑鸡新产品,但市场认可度较低,因此亏损较大。这时,万源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主动找上门来,帮助他搭建网络销售平台,并邀请网红进行直播带货,从而使新产品逐渐打开了市场。

为给产品寻找销路,达州经信部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博览会,同时在国家和省级平台上发布工业类产品信息,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据悉,今年1月至9月,全市经信干部指导中小企业开展直播带货活动,助力企业实现收入超过3000万元。

企业有急事、难事,经信马上办、快速处理

“20天内完不成订单,我们将支付巨额违约金。”近日,上禾服饰投资人潘和平谈及半年前的一个“急单”时,至今仍心有余悸。原来,经开江县经信局牵线搭桥,他接到为某大型体育赛事制作背包的“急单”,而当时距大赛开幕已不足60天。

但是,产品所需的原材料要从广州、深圳进货,走公路物流需4天,太费时。随后,在经信部门的帮忙下,潘和平选择空运,当天就在金垭机场拿到40吨原料。最终,上禾服饰如期交付了订单,收到回款百万元。

经信干部时刻关注企业项目的进展情况、生产运行态势,对规上企业需马上解决的困难快速响应。为缩短涉企急难事项办理时效,对涉及规上企业的重大问题,成立帮扶工作专班跟进,确保每一件急事快办、每一件难事专办。

据统计,自6月至今,帮扶工作专班已为870余家规上企业妥善处理113件“急难愁盼”问题,其中亚缇纺织缺生产原料一事较为典型。

今年夏秋,大竹遭遇高温干旱,当地原麻产量不及往年的一半,亚缇纺织所需的1700多吨原麻缺口大。大竹县经信局副局长徐曦得知此事后,成立由市县两级经信部门、商务部门人员组成的帮扶专班,即刻联系四川棉麻公司,经过5天内多轮磋商,四川棉麻公司分两次为亚缇纺织各提供500吨原料,并根据后续生产情况追加供应。

政策、金融等多渠道帮扶企业,助力发展

政策层面上,今年,达州明确20余项支持措施,并不断细化各项操作措施,用“真金白银”提振企业信心。具体到“千人助千企”行动中,经信部门补足助企帮扶“服务链”,推动天然气转供变直供,降低企业用气成本,已帮助894家工商业用户降低用电成本,协调供电业务办理线上流转,促进小微企业办电“零审批”“零投资”。

为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达州已归集市级22家银行机构的182个金融产品精准向工业企业推送,组织3场银企对接会促进合作。达州市经信局局长肖启文介绍,1月—9月,全市工业贷款余额、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9.22%、28.86%,邀请银行、担保机构走进企业,13家“专精特新”企业获得信贷6000余万元,“园保贷”新增贷款8880万元。

接下来,“千人助千企”行动还将持续走深走实,指导企业完成“智改数转”转型发展,保障企业生产要素供应,整合各部门职能,强化科研指导、产销对接、专家巡诊等服务,促进企业质和量的“双提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