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李霁玥)11月21日,2024年工业绿色低碳“川渝行”活动在重庆市涪陵区举行。活动以“川渝同心,制造向绿”为主题,通过主旨报告、案例分享、技能大赛等形式,共同探索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为川渝地区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钟熙,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张海笑,重庆市涪陵区委副书记傅云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
活动期间,2024年川渝节能环保人才技能大赛启动
川渝同心
共建工业数字化碳管理体系
钟熙在致辞中介绍,近年来,重庆着力写好提高“含绿量”、减少“含碳量”、增加“循环量”、突出“含智量”四篇文章,全面推进绿色低碳新变革、再造发展方式新优势,持续筑牢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上游屏障”。今年前3季度,重庆市国家级绿色工厂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4.5%,高于全国6.5个百分点;全市万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5%。
张海笑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今年1月-9月,四川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6.4%,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5%。以清洁能源、动力电池、晶硅光伏等为代表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10.3%。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张强作主旨报告
启动仪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张强作了题为《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与实践》的主旨报告。四川省节能监管事务中心与重庆市工业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重庆分院)签署了“共建工业数字化碳管理体系”合作协议。
四川省节能监管事务中心与重庆市工业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双方将立足于构建四川区域工业数字化碳管理体系,以节能降碳、绿色制造、绿色化发展和智能化深度融合为主线,以产品碳足迹核算、组织碳盘查、政府绿色监管等核心应用场景为抓手,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赋能四川省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平台建设与运营、建立完善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提供智库支撑、合作培养人才等方面展开协作。
交流分享
共探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思路
11月21日至11月22日,同期举行了2024年川渝节能环保人才技能大赛。在为期两天的比赛里,来自川渝两地的96名晋级决赛的选手,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考试同台竞技。
川渝节能环保人才技能大赛现场
“希望川渝两地的技能人才能通过同台竞技,带来新思路、新技术,树立行业新标杆,为未来发展带来新的突破。”钟熙和张海笑共同祝愿,川渝两地能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充分发挥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作用,进一步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扎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川渝力量”。
21日下午,还举行了2024年川渝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重庆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和四川省节能监管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就各自在工业领域节能监察的成果作了分享。
重庆市涪陵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彭豪以“加快绿色转型 厚植绿色底色”为主题作分享。他透露,涪陵正全力冲刺,确保2024年工业产值突破2700亿元、2027年工业产值达到4000亿元,奋力再造一个“涪陵工业”。
四川省泸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环资科科长王景阳分享了泸州如何突出绿色导向,打造川渝短流程钢铁基地的绿色发展经验。他在分享中提到,泸州全面推动钢铁企业生产方式绿色化,通过实施电炉短流程炼钢超低排放改造,减少了80%以上的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强化水资源节约利用,实现污水零排放。
交流活动中,重庆朗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零碳权益科技有限公司等川渝两地企业也带来了节能低碳典型案例分享。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李霁玥)
(活动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