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仪陇农商银行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秉承“政府规划到哪里,农商银行的金融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服务理念,积极融入仪陇县“三个示范县”建设大局,聚焦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奋力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
拼服务,着力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上下深功夫
一是大力支持乡风文明建设。围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辖内重点乡镇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持续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开展金融知识、征信知识和反诈知识宣传,助力提升社会公众金融风险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持续开展“双基共建”工作,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助力提升乡风文明,促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全力构建高效服务机制。在全域开展“进村入户”“下基层走访营销”等主题活动,坚持“人人走”“户户走”,到基层中去、到一线中去、到群众中去,做实调查研究,全面收集农户、农村、乡镇涉农主体基本信息,为村组配备专属客户经理,建立高频对接和高效服务机制,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着力打造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实施24小时快速响应服务,有效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三是积极支持农业技能水平提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仪陇县“三线三片六组团”农业产业布局、仪陇县“1+6+N”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及仪陇县农业社会化服务“255”体系实际,联合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切实加强农业同金融的融合互动,把农业专业人士“请进来”,定期组织培训讲座,着力提高干部员工农业知识能力;加大信贷业务培训,加强对行业和产业的研究,不断提升一线客户经理和审查审批人员的专业素质,让支农的人懂农村、爱农业、爱农民。
拼管理,着力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上下真功夫
一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聚焦“三个打造”,全面加强党风、行风、作风建设,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坚决把政治生态打造好、工作氛围营造好、对外形象塑造好,努力建设和培养风清气正、健康向上、团结奋进的农信文化。配合“营销目标数据工厂”建设,进一步提升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有力促进农村居民就近就业增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二是不断细密服务网络基础。聚焦数字化转型工作,依托49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在“综合”上下功夫,在“活跃”上见成效,持续推进与村两委深度合作,合办农民夜校,送金融知识、送农技、送政策信息;加强与农民工服务中心合作,共同采集务工人员信息、发布农民工招聘信息等。
三是创新信贷产品。围绕“三农”领域的新变化,积极开展“三农”金融服务创新,优化“三农”金融产品供给,推出“乡村振兴贷”“制造振兴贷”“德乡文旅贷”等特色贷款产品,大力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增强金融助农防返贫支持力度,切实满足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新变化对金融服务提出的新要求。
拼落实,着力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下实功夫
一是强化多部门协调合作。促进小农户、小农场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全力支持“党建+”“产业+”“龙头企业+”等多产业融合,支持仪陇县宜陇香种养殖家庭农场等农村经营主体拓展农村电商、休闲农业、文化创意等新业态,确保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有产品对接、有服务方案。
二是持续开展扩面强基工作。以“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整村授信进村入户”“走千访万”“网格化营销”为抓手,全面服务仪陇县宜陇香种养殖家庭农场等各类涉农经营主体及其雇佣的农户,为其提供资金结算、信贷融资、三方咨询等“一揽子”服务方案,做实做细涉农主体综合服务工作。
三是全面支持“天府粮仓”丘区样板建设。积极融入仪陇县“三线三片六组团”农业产业布局和“1+6+N”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投放力度,优化产品功能,创新产品和举措,不断优化、简化、创新担保方式,进一步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家庭农场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可得性、覆盖面、便利度。
该行表示,后期工作中将一如既往深耕农村市场,深入宣传推广“诚信有价、守信有用”的理念,强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农商力量。
(胥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