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三农 >新闻详情

预计年出栏8.5万头 内江市市中区多措并举打造生态黑猪产业

2024-11-26 11:52:07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张肇婷校对:高艳责任编辑:黎琦审核:张瑞灵

四川经济网内江讯(毛春燕 文/图)近日,记者来到内江市市中区尚腾新村的内江黑猪小寨——60万头生态内江黑猪农牧循环产业园,在经过严格的消毒流程后,才得以进入园区内部。

站在园区内的观景台上远眺,只见保种场、祖代场、扩繁场等中式风格建筑错落有致,内江黑猪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被精心繁育和饲养长大。

微信图片_20241125100804.jpg

祖代场俯瞰图

“黑猪场占地320余亩,设计存栏能繁母猪4050头。”据四川恒通内江猪保种繁育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丽芳介绍,育肥猪全程不使用抗生素,采用300天福利慢养,年出栏3万头种猪和5万头商品猪。

据悉,内江黑猪是内江市特有的地方品种,是全国首批、四川第一个纳入“国家级畜禽资源保护品种”目录的地方猪种,具有体格大、配合力好、抗逆性强、抗病力强等特点。

在今年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中,永安镇云顶土内江黑猪肉获评“最受欢迎产品”,背后离不开市中区着力从三方面开展工作打造生态“内江黑猪”产业。

图片1.png

内江黑猪产业化信息中心

坚持标准化发展道路。按照统一品种、统一饲养模式、统一安全质量监控、统一保险、统一收购屠宰、统一加工销售、统一品牌管理的“七个统一”模式推动“内江黑猪”产业的标准化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构建饲料原料种植、养殖育肥、出栏运输、屠宰分割、冷链贮运、流通售卖的全过程精细管控工艺和全程溯源体系。

坚持生态养殖模式。通过做好生物安全防控、实施“MSY25养殖降本增效工程”、使用中药制剂替代等手段实现了育肥阶段全程无抗饲养,杜绝药物残留和细菌耐药性问题,建立了福利养殖十二项标准和六大指标,采用五谷液态饲喂的300天慢养方式,还原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态养殖模式。

微信图片_20241125100812.jpg

内江黑猪产业蓬勃发展

记者获悉,2023年,市中区全年出栏“内江黑猪”7.5万头,实现产值4.65亿元,年末存栏4.57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500余头;今年前三季度出栏“内江黑猪”7.06万头,预计全年出栏8.5万头;当前全区存栏6.25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0.55万头。

据王丽芳介绍,公司下一步计划在内江甜味食品产业园内打造一个20万吨生物饲料生产基地与内江黑猪深加工项目,该项目目前正处于场地平整阶段,预计将在一年半内完成并交付使用。同时,还将在永安镇瓦堆湾村建设一个内江黑猪选育场,届时将促进并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未来,市中区将继续坚持标准化、生态化的绿色道路,完善“内江黑猪”全产业链体系构建,向更多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美味的“内江黑猪”肉产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