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亘古奔涌的金沙江,从不缺少故事。
穿行在青、藏、川、滇四省区之间,过千山,纳百川,造就万般风景,汇聚万象风情。
金沙江,是野性的,粗狂的,豪迈的,是男子汉的气质。
金沙江向家坝库区风光
他英俊。雪山峡谷、高山湖泊、冰川草甸、丹霞地貌等,姿态万千。
他富有。林木、牧草、矿产、药材、珍稀动植物等,十分丰富。
他孤傲。与澜沧江、怒江两大邻居并行奔腾,相望、相知却从不相交。
他冷酷。超过三分之一是干热河谷气候,让世居之民望着河水找水喝。
但他也不缺柔情。汉族、藏族、白族、苗族、纳西族等数十个民族,乐居江畔,自在交融。
【一】
约40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板块又一次与欧亚大陆板块大碰撞,引发了横断山脉的急剧挤压、隆升、切割,高山与大江交替展布,形成世界上独有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并行奔流170多千米的“三江并流”盛景。
三江并流区域的“金沙江第一湾”
这里,蕴藏丰富的世界级地质地貌和生物多样性。
有11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
有高等植物210余科1200余属,总计6000种以上,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秃杉、桫椤、红豆杉等30多种。
也栖息着滇金丝猴、羚羊、雪豹、孟加拉虎、黑颈鹤等70多种国家级保护动物。
澜沧江,流经西藏、云南两省区后,出中国国境被称为湄公河,再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于越南胡志明市注入南海。
怒江,从青藏高原南下,经云南出国境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
而金沙江,在自北向南的三江并流区域,近乎180度大拐弯折向东北,形成了罕见的“V”字形大弯,“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
这一次大拐弯,使中国完整地拥有了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
【二】
如果说,“三江并流”区域的自然山水、动植物让人流连。
那么,这里多民族自在交融的社会形态,则让人忘返。
大理白族自治州,生活着汉、白、彝、回、傈僳、苗、纳西、壮、藏、布朗、拉祜、阿昌、傣等13个世居民族。
迪庆藏族自治州,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生活着汉、藏、傈僳、纳西、白、彝等26个民族。
丽江市,除汉族外,还居住有纳西、彝、傈僳、白、普米、傣、苗、回等47个民族。
迪庆州独克宗古城,这座藏族特色古城,昔日是滇藏线茶马古道重镇。
马帮,沿着金沙江、澜沧江,翻山越岭,把茶运往西藏、印度等地。
透过博物馆的照片和遗物,我们仍能想象那千百年前茶马古道上的无数身影,给我们以前行的力量。
昔日的茶马重镇,如今嬗变成美丽的“香格里拉”。
迪庆州香格里拉市独克宗广场,人们围成圈“和美”共舞
在古城广场,音乐响起就是“和美”的海洋。
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不同民族的人们,围成圆圈,载歌载舞,十分热闹。
游客只要愿意,都可加入,跟随跳舞。
这样载歌载舞的欢乐氛围,在纳西族、傈僳族、白族、彝族聚居之地,都能一一感受到。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金沙江流域,是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走廊。
中华文明是一个延续五千年不断、始终保持强大活力,并在当今世界仍然拥有勃勃朝气的文明。
究其原因,就在于“美美与共”的文明观。
古往今来,无论是“中庸和谐”的文化精神,还是“以和为贵,以和为美”的价值主张,或者是“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处世之道,都足以看出“和美”之于中国人的重要性。
【三】
自古以来,凡大江大河交汇处,必有大城。
宜宾,金沙江、岷江交汇成长江之地,就是如此。
两江交汇之城市有不少,三江交汇之地就很少见了。
更绝无仅有的是,在宜宾交汇的三条江,都是大江,在历史上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
金沙江与岷江在宜宾交汇成长江
这处“三江汇流”地,与上游的“三江并流”地相比,又多了几抹传奇色彩。
金沙江,从青海省的唐古拉山脉出发,一路奔腾,穿行于青、藏、滇、川四省区之间,在宜宾与携“天府之国”之富饶、古蜀文明之灿烂的岷江合二为一,母亲河长江自此始名。
在这里,金沙江忘掉了骨子里的狂野,变得温柔,在亘古流淌中,支撑起了城市文明。
自古以来,宜宾就因“水陆交会,贸易四达”,成为川滇黔结合部的物资集散地、通商口岸,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素有“扼三江而通楚越,镇滇黔而固西南”“西南半壁古戎州”“填不满的叙府”等美誉。
奔流不息的三江,更赋予这座“慕义来宾”之城以开明开放、大气谦和的精神特质,和向海图强、扬帆致远的胆识气魄。
这种精气神,使得宜宾人视野开阔,开放包容,喜欢尝试,采用五粮工艺酿酒恰是此精神最好的注解。
几千年来,宜宾人在酿酒种茶的辛勤劳动中,不断追求和创造美好生活,酿造出举世闻名的五粮美酒,形成了独特的大江文化、酒文化。
从商周时期僰人酿制窨酒,南北朝彝族人用小麦、青稞或大米等粮食酿制“咂酒”,宜宾早早开启了多种粮食酿酒的先河。
酿造五粮浓香美酒的五种粮食
高粱,起源于非洲,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传入印度,后传入中国。
小麦,1万年前在中东就已被驯化,约公元前3000年传入中国。
玉米,是上天赐予人类的意外之喜,明末时期随传教士到达南洋和中国沿海闽浙粤等省,再随“湖广填四川”来到宜宾,成为“最年轻”的酿酒原料。
这些起源自世界各地的粮食,被宜宾的酿酒人视若珍宝,将其与发源自中国长江流域的水稻(含糯米)相结合。
一代代酿酒匠人,通过无数次的尝试、调试,最终“荟萃成醇”,向中国和世界献出首创的、科学的“五粮配方”,交融出“各味谐调,恰到好处”的五粮美酒。
宜宾的酿酒老师傅说,五粮酿造技艺,绝不仅仅是五种粮食的简单聚合。
而是取高粱产酒清香味正,大米产酒醇和甘香,糯米产酒纯甜味浓,小麦产酒曲香悠长,玉米产酒喷香尾甜,五种粮食的风味融合为一,又使每种原粮的优点得以充分激发。
【四】
名酒离不开名江大河,五粮液这杯“大国浓香”的故事,正是从三江汇流地开始。
在宜宾建城2200多年的老城区,一条名为鼓楼街的巷子,远远地飘出浓浓酒香。
这里是五粮液“长发升”古酒坊,朱红门面,明清建筑风格,是典型的“前店后坊”。附近还有“钟三和”“张万和”两个古酒坊。
长发升
这三个古酒坊,与另外五个古酒坊共同组成的元明古窖池群构成了501酿酒车间,是五粮液人引以为傲的“镇厂之宝”。
酒坊四周,满是居民楼,正如它们名字中所带的“和”字一样,两个古酒坊已经和周围的市民代代“和睦相处”数百年。
酒坊外,市民们买菜、喝茶、接送孩子上学,生活井然有序。
酒坊内,酿酒师傅们繁忙劳作,起糟、蒸馏、摘酒、摊凉……
酒香顺着窗户、瓦缝飘散出来,让街巷更有了生活气息。似乎宜宾千百年来的生活都停留在这里,其神、其态、其韵、其味,已融入千家万户。
入窖
守着这些国宝窖池劳作的,是精挑细选的顶尖酿酒匠人。
他们采用最地道的“纯手工”方式,日复一日地把多年学习积累而来的酿酒技艺,娴熟地运用在每一道酿酒工序中。
他们技艺精湛,经验丰富,闻一闻窖房内香气,抓一把糟醅尝尝,就能知道产酒好不好,是白酒酿造界大隐隐于市的“高手”。
老师傅说,五粮液传承逾千年的传统酿造技艺,包含了五粮配方、制包包曲、跑窖循环、续糟配料、陈酿勾调等100多道繁复工序,几乎所有工序都蕴含着“唯有如此”的技巧,一点小的变动都可能会对酒质产生影响。
深厚的酒文化,像一个楔子,楔进了历史的深处,楔进了宜宾人的血脉基因,楔进了酿酒师傅的脑海里。
他们汲取着金沙江澎湃而来的能量,把五种粮食的“自在交融”盛进杯中,在涓滴间展现出“和美共生”的美好。
这种交融,采天地之灵气,汇江河之脉流,融五谷之精华,纳人和之风情,把天地人的完美结合酿制成醇香的美酒。
中国白酒,是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浸润出的物产经典,与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一样,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符号,贯穿于民族的悠久历史,渗透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升华于文化的自信自强。
这种自信自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其本质是建立在华夏文明传承之上的历史自信。
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更加精神抖擞地走向未来、拥抱未来。如今,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人热衷过中国节、喝中国酒、吃中国美食、过中国的生活,都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表现。
从华夏文明历史深处和文化积淀中走来的五粮液,以赓续文化传统、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为时代使命,积极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从中汲取文化养分赋能品牌。
这样的传承,很美好,也足够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