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社会 >新闻详情

吹响集结号,合力齐攻坚!华油公司积极探索乡村燃气隐患治理之路

2024-11-27 16:08:48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何羽佳校对:高艳责任编辑:郑红梅审核:张瑞灵

初冬的泸县,暮染烟岚。

一群来自华油公司相关单位的“石油红”走街串巷,爬坡上坎,全面开展燃气隐患排查。

他们忙碌的身影,是乡村和山林间最美的风景……

华油人行走.jpg

华油公司全面开展燃气隐患排查

贺梦竹的“蜕变

“这个片区的隐患较复杂,大家排查时要多费点心。”11月15日一大早,到华油管道工程技术部实践锻炼的凯源科学城公司工程技术部副部长贺梦竹与巡检人员一同排查泸县牛滩镇片区,这是泸县华油公司隐患排查区域最后一站。

时而和巡查人员交流,时而现场拍照,时而用笔记本电脑记录,贺梦竹忙碌的身影,在一群“石油红”中格外醒目……

“管道公里长度3000余公里、12000余台设备,10个片区,全部排查完毕。”11月20日,贺梦竹更新好最终数据台账,长舒一口气:“没想到刚到新岗位实践锻炼就跑现场,心情既激动又紧张。”

集中排查.jpg

贺梦竹(右二)与巡检人员一同开展排查工作

今年7月,贺梦竹申请到华油公司管道工程技术部进行实践锻炼,9月参与到泸县华油公司燃气安全“三年”提升方案编制,10月开始统筹泸县华油隐患排查,11月完成阶段性任务。

“每个人每天要走十七八公里,大部分都是山路,有的地方甚至连路都没有。”让贺梦竹深有感触的是团队的力量,面对方案与实际水土不服的难题,排查小组因地制宜、集思广益,提出优化调整巡护模式、人员年龄搭配和技术手段,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提高了排查实效。“看到一条条管线、一台台设备、一个个隐患在地图上清晰标注出来,大家都有一种成就感。”贺梦竹说。

集中排查期间,所有人没有朝九晚五,也没有周末。

贺梦竹白天跑现场,统计各种上报数据,晚上线上会议,梳理排查情况,复盘查缺补漏,完成文字材料。贺梦竹说,“参与隐患排查,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锻炼了协调组织能力,更可贵的是学会站在公司大局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

“这个小妹妹吃得苦,责任心很强。”泸县华油公司生产保障中心主任熊峰说。

成都与泸县“两点一线”,贺梦竹在视频里与家人见面。

三个月时间,三个阶段锻炼,从基层到机关、再到基层,贺梦竹实现了岗位实践的崭新“蜕变”。

“急先锋”强哥

“我负责的是泸县立石镇的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比预定日期提前一周完成。”11月14日,凯源佳渝公司生产保障中心副主任张华强说。

刚参加完泸县华油燃气隐患排查启动会,张华强打定主意,把自己擅长使用的奥维地图软件应用到安全隐患排查中,高效准确记录燃气管道走向及燃气设备基础数据。

工作强哥.png

工作中的张华强(左一)

磨刀不误砍柴工。

张华强白天爬山坡、走农田、钻竹林,晚上挑灯夜战,把当天排查的管线和设备数据准确“敲到”奥维地图上。

张华强“连轴转”,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他说,“每走到一处关键控制点,都要在管道和设备所在地核对数据,检查漏点。”张华强从装有检漏仪、干粮等5斤重的行囊中,熟练地取出检测仪器,将数据记录在巡检本子上,如此反复,一天下来,这个简单的动作要重复100余次。“平时就喜欢走路,每天25多公里都不成问题,只是搭档有点吃不消,都换了好几个了。”张华强告诉记者。

张华强好学习、爱钻研,他参与的佳渝公司埋地式阴极保护测试桩曾获得“西南油气田公司QC一等奖”。到泸县不久,性格豪爽、乐于分享经验的张华强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强哥”。

“强哥带来的奥维地图软件使用方法起了大作用,提升了数据录入时效性和准确性。”贺梦竹说。

“奥维地图上清晰的管线和设备数据,是我送给泸县华油公司的礼物。”充实的一个多月,让张华强看到了农村燃气安全的不容易,更看到了泸县华油公司全面排查安全隐患的决心和行动。

山高人为峰

11月14日11时12分,泸县牛滩镇巡检员何明莉接到有人报险说,农田里有股天然气异味,抢险台班20分钟到达现场并确认管线泄漏,12点25分处理完漏气。

“处理太及时了,小何每次都提醒我,发现漏气了,马上联系她。”提起何明莉,村民魏志贵说。

针对乡村用户不集中、相隔距离较远的现状,何明莉和同事每月都要走200多公里路完成安检任务,责任重大。

春耕和秋收季,是泸县华油公司管线漏气的高发期,据统计,有84%是“锄头外力破坏”导致的,分析每个村每个镇抢险的次数,对重点区域和关注区域进行合理人员部署。“通过几年的燃气安全宣传,现在老乡们有了积极性,报险率有了大幅提升。”熊峰说。

下午,熊峰赶到牛滩镇王坝村,与泸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副主任马建春汇合,联合开展入户燃气安全隐患排查。

排查工作.jpg

华油人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盘山路上,一位老大爷叫停了巡检人员:“师傅们,对不起啊,我昨天耕地不小心把你们管子挖出来了。”

山坡上,耕地的熊启亮向巡检人员指明管道破损处。

“感谢大爷,我们尽快处理,下次小心点哦,周围有情况记得给我们打电话。”泸县华油公司牛滩站站长杨光南说。

来到用户家门口,老乡徐光连在堂屋就忙着打招呼:“又过来检查工作啦,上个月检查了没得问题的,坐着歇会儿。”说着,徐光连搬来了凳子。

“哪有空哦,燃气公司这段时间在集中排查,还要走几家,先去你们灶台看看。”马建春与老乡格外熟悉。

泸县华油公司成立两年来,熊峰见证了公司区域逐步扩大、团队不断壮大、管理模式不断优化的成长历程。

熊峰把打造乡村燃气隐患治理样板工程,当成一个需要努力攀登的高峰。

每一天的摸爬滚打,都是直面挑战的历练。

每一步的勇敢向前,都是辛劳付出的褒奖。

探索乡村隐患治理

今年以来,华油公司以专项分析泸县华油公司燃气安全“三年”提升工作为契机,因地制宜、政企联动、群策群力,积极探索可复制的乡村隐患治理之路,让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内化于“心动”,外化于“行动”。

两年前,由于村民燃气安全意识较为淡薄,担心有隐患且整改多花钱,所以辖区乡镇用户配合度不高。“政企联动让老乡们更信任我们,燃气安全排查和隐患整改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熊峰说。

隐患排查.jpg

华油公司积极探索乡村燃气隐患治理之路

在隐患治理期间,马建春多次带领泸县华油公司员工挨家挨户排查,给老乡做思想工作,协助拆除违规隐患。“不等、不靠、有担当,面对历史遗留的问题他们加班加点干,政企联合的愿景,就是让老百姓平安幸福。”对泸县华油公司的付出和努力,马建春给予肯定。

“感谢各方力量对泸县华油公司的帮助,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搭建一条互相交流、互帮互助、资源共享的燃气安全保障桥。”泸县华油公司经理张留笛峰说。

泸县华油公司燃气安全“三年”提升工作第一阶段的摸底排查,暂告一段落。泸县华油公司的“家底”更加清晰,集结周边9家单位的技术骨干也学有所获。“总结、固化此次隐患,并排查好的做法,为积极探索可复制的乡村隐患治理之路打下基础。”华油公司管道工程技术部主任胡仲可说。

(廖易 张琪伟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