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守初心 强“四力” 助发展丨四川:落实落细“税路通”服务 为高水平对外开放赋能添力

2024-12-04 16:14:06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刘佩佩校对:高艳责任编辑:黎琦审核:杜静

“一带一路”四向拓展,“航铁交织”展开胸怀,是成都打造“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底蕴和气度。

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结合部及连接线上的重要支点城市,绵阳正在不断开放发展的道路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12月2日至12月3日,以国家税务总局推出“税路通”服务品牌一周年为契机,记者随“开放四川 税路通行”媒体走基层活动走进成都、绵阳,通过走访两地代表性企业,记录四川税务如何落实“税路通”服务,为高水平对外开放赋能添力。

成都:畅通对外开放通道  与企业双向奔赴

成都汉高粘合剂技术有限公司,坐落于成都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德国汉高集团在中国西南地区的生产基地,也是该企业目前在中国西部建设的唯一工厂。

“全国统一规范的电子税务局使‘不见面’办税成为常态,涉税业务基本都可以‘网上办’‘掌上办’,极大提高了企业的办事效率。”一见面,成都汉高粘合剂技术有限公司工厂厂长李勤思就对成都税务部门的服务赞不绝口。他说,成都税务部门主动辅导纳税申报、优惠政策享受,推送《稳外贸稳外资税收政策指引》电子书,让公司更加全面地了解外资企业在华发展的政策环境,对深耕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据悉,聚焦“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近年来,成都税务部门积极开展“税路通·海纳百川”服务子品牌建设推广有关工作,提供“引进来”企业全生命周期和全流程税费服务,助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2024年已累计服务跨境企业1288家,解决166个跨境涉税疑难问题。

川开电气生产线一隅(川开电气供图)

除此之外,在“税路通·海纳百川”品牌框架下,成都税务部门还立足跨境纳税人实际税费需求,进一步构建“普惠+定向”的“走出去”分类服务模式,增强企业出海“底气”。

“2023年至今,川开电气累计享受税收优惠超1亿元。这些资金在促进研发、提升能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川开电气财务中心副总经理刘芸杉透露,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电气开关研发生产基地,企业多项核级开关设备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业务开展初期,我们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不少涉税问题,比如错误提交了出口申报数据、对收汇汇率难以确定等,成都税务部门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上门‘一对一’答疑解难。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公司产品销售到津巴布韦、南非、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我们的涉税诉求也更加繁杂,出口退税‘非接触’‘免填报’‘无纸化’等服务举措切实压缩我们的办税时间,提升资金周转速度。”刘芸杉说。

不仅仅是“税路通”,记者了解到,目前成都正全面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为企业纾困解难。

一份份喜人的成绩单是成都对外开放通道持续拓展的重要印证:2023年,成都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居中西部城市第1位,成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发展成效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成都造”创新药刷新国内单品种药物出海授权交易纪录;截至2024年9月底,已有315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平均每天有2家外资企业来蓉投资。

成都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现有的经验基础上做好优化提升,持续丰富“税路通·海纳百川”跨境服务子品牌内涵外延,为成都这片开放“热土”再添服务热度。

绵阳:税惠添力出海  护航企业投资全球

近年来,绵阳税务部门持续推进电子税务局、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优化,扩大出口退税申报“免填报”范围,全面落实出口退税无纸化,推广数字化、电子化单证备案管理,简化退税办理手续,持续压缩办理时间,企业退税到账的平均时间已压缩至3个工作日,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资金周转效率,助力企业更好参与国际竞争。

京东方电子画屏

12月3日上午,记者一行来到绵阳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绵阳京东方”),以点带面,探访绵阳企业乘风破浪勇闯海外市场背后的“税务服务”。

绵阳京东方成立于2016年12月20日,是京东方集团在国内布局的第二条6代AMOLED柔性显示生产线,主要生产、销售中小尺寸柔性AMOLED显示模组产品。

“项目落地后,我们提出的批量退税等涉税诉求,当地税务部门安排业务骨干主动对接,对出口退免税、备案单证管理等出口退税涉税事项进行全程系统跟踪辅导。企业第一笔331万元退税款从申请到到账用时不到3天。”绵阳京东方OLED业务财务负责人殷强告诉记者。

近年来,随着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该公司出口退税需求也随之激增。2023年,绵阳京东方出口退税达18.79亿元,今年1月-11月的退税规模突破18.5亿元。

殷强表示,接下来,公司计划将退税资金投入到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等方面,继续提升产品竞争力,保持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需要更高水平的营商环境。随着“绵品”出海“朋友圈”扩大,品类不断丰富,相应的支持服务也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长虹新能源生产车间一隅

在捷克、印尼、西班牙、越南、墨西哥等国家,“长虹系”生产基地接续落子。2024年4月,长虹集团下属子公司四川长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虹新能源)对外公告了其投资泰国建厂的相关事项。

“公司在泰国投资建设高性能环保碱性电池项目,总投资2.46亿元,预计2025年底实现投产。”四川长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龙表示,此举将为后续客户开发和市场开拓奠定坚实基础。

产品所具备的全球竞争力,离不开技术研发和不断创新。长虹新能源财务总监表示:“公司在成长过程中,切实享受到了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红利。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从最初的50%到75%、再由75%到现在的100%,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有力落实,极大地减轻了公司的税收负担,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增强了我们扩大再生产、加大研发投入的动力。”

为更好助力企业出海“破圈”,绵阳税务部门的跨境企业“首席联络官”第一时间将包括国别(地区)投资税收指南、“走出去”税收指引、全球税讯、境外中资企业商(协)会信息等传递给企业,帮助企业更好了解被投资国的政策环境,帮助其做好经营决策。

同时,针对该公司提交的《海外投资税务咨询清单》中涉及的服务采购工厂建设、生产线转移、生产基地交易模式设计、资金归集及拆借、关联交易往来账期等具体问题,绵阳税务部门组织跨境服务团队集体研商,畅通税企政策沟通渠道,全力护航“走出去”企业行稳致远。

如今的绵阳,随着经济体量和城市能级的提升换挡,已练就了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创新的强大内核。不论是“绵品出海”还是“技术出圈”,在绵阳持续敞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前,税务部门也将持续推动惠企政策落地,助力增强绵阳“走出去”“引进来”的磁场力。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李霁玥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