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胡敏)12月9日,共赴山海——2024泸州老窖·国窖1573研究院年终智库研讨会在福建泉州举办。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名誉会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后强在会上发表演讲。
他表示,“泸州”与“泉州”都与水有关,与酒不可分。福建泉州,有晋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四川泸州,有长江,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唱好“双城记”、念好“山海经”非常重要。
研讨会现场
李后强认为,泸州老窖是中国白酒的一面旗帜,在数百年积累基础上铸成了1619口百年以上的酿酒窖池,在酒界大放异彩,由此形成了“老窖学”。
这里的老窖泛指中国白酒界所有历史悠久的仍然在使用的泥窖。老窖学是在“五深”(深空、深海、深地、深微、深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门研究发酵白酒品质与窖池历史、窖泥成分、窖龄长短、窖形构造、菌群行为与酿造工艺之间关系的学问。老窖学回归中国白酒的原真,从老窖物质构成、底层逻辑和学理研究入手,围绕独树一帜的老窖酿造生态,开创一门历史与现实对话、理论与实践结合、继承与创新并重、宏观与微观连通、经济与社会守恒、安全与发展协同的全新学科,打开并进入微生物生命世界的未来之门。
李后强在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中国白酒出海是发展趋势,全球近80亿人口,市场广阔。川酒出海,必须学习川菜出国经验,入乡随俗,再次创新。泸州老窖在国际化方面做了大量探索,成效显著。泸州老窖具有独特的文化,比如“国窖1573”这款白酒采用了泸州老窖池中的微生物生态系统进行发酵,传承了数百年的酿酒技艺。“1573”不仅是品牌名称的一部分,也象征着泸州老窖池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
李后强分析,中国白酒国际化面临着人才、供应链、法律法规、食品安全、市场竞争、汇率变化等问题,此外,在口感特点、文化差异、资本推动、度数较高、香气特征、国际渠道等方面也面临文化差异和发展挑战。
部分与会嘉宾合影
同时,李后强对中国白酒国际化提出三个建议。建议与国际咨询公司合作,制定川酒海外推广规划,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建议结合目标市场的消费习惯加大技术创新,同时在产品设计、文化创意与品牌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川酒品牌。建议利用跨境电商等新型商业模式,以及利用海外仓资源,提高海外消费者的购买体验,进一步推动中国白酒走向世界。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