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胡敏)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2024年度新认定及复核通过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名单,确定成都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成都拓成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复核通过。
至此,四川已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3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研究院)97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93家。四川工业设计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企业更优、活力更足,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更强。
以评促建 促进市场主体从规模增长向质量领先转变
四川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工作自2013年启动,已走过11年历程。
“目前,四川培育了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3家,数量居全国前列。”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生产性服务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把“设计创新”作为推动工业兴省、制造强省的重要举措,初步建立起国省市三级工业设计中心培育体系,促进企业运用工业设计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创建品牌的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从规模、速度增长向技术、质量、品牌领先转变。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官网截图
各市州也拿出真金白银,实施有力举措,支持工业设计中心建设。
成都给予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300万元一次性奖励;宜宾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支持,并打造高端白酒包装设计全产业链,建成由五粮液、普拉斯等2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为引领的食品包装工业设计体系;绵阳对首次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企业(中心),分别给予100万元、20万元一次性奖励,积极开展工业设计服务活动,搭建企业供需对接桥梁,推动工业设计走入广大中小企业。
建设“设计四川” 完善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体系和长效机制
从培育工业设计中心到促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近年来,四川动作频频。聚焦六大优势产业,四川大力实施“设计赋能”行动,从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园区打造等方面推进“设计四川”建设,促进“设计创新”,完善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体系和长效机制。
促进“设计创新”,人才是关键。为加快工业设计技术领域急需紧缺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推动开展工业设计技术人员职称评定。2023年,首批评定了3个正高级工业设计师、12个高级工业设计师。
2024“泸永江”工业设计创新大赛启动仪式在泸州举行
促进“设计创新”,平台是支撑。在川渝两地经信部门指导下,重庆江津、永川与四川泸州自2022年起,连续举办三届“泸永江”工业设计创新大赛,加强两地工业设计纵深合作。
促进“设计创新”,园区是载体。四川鼓励在城市或产业园区内,通过旧厂房改造利用、传统商业设施升级、有形市场腾退转型等方式,规划建设辐射带动效应明显的工业设计园区(基地),引导设计企业(机构)聚集发展。
天府设计产业园作为我省首个引入德国红点国际资源赋能设计产业生态链的项目,已汇聚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以及设计领域龙头企业共计24家入驻,将搭建“红仓”设计生态体系,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为产业园创造更多价值,实现更高效的工业设计产业化。
“如果说研发是实现产品‘从0到1’,那么设计则是实现‘从1到100’。设计是打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关键一环,是推进创新成果技术化、工程化、产品化,实现产品价值从‘1-10-100’跃升的重要抓手。”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生产性服务业处相关负责人分析,工业设计中心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专门开展设计业务的企业,另一个则是工业企业内部成立的设计中心。四川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超过1.8万户,培育工业设计中心,发展工业设计产业的潜力很大,将“创新设计”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的潜力很足。
四川将如何挖掘潜力,进一步壮大工业设计产业?上述相关负责人介绍,主要从两条线推进。一是扩大总量。完善工业设计中心培育体系,加大国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培育力度,壮大本土设计骨干企业,鼓励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设计机构来川设立设计研发总部、分支机构或共建设计研究机构,鼓励企业整合内外部设计资源,建立工业设计中心,推动院校、设计机构和制造企业等单位整合资源,组建市场化运作的工业设计研究院。另一方面,提升服务能力。通过“设计赋能”行动等,进一步增强工业设计中心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围绕我省六大优势产业,开展系列供需对接活动,进一步展示工业设计资源,搭建工业设计服务平台,为制造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贡献设计力量。
(图片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