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原创 >新闻详情

全省最大规模用户侧储能项目已投运 宜宾四大未来产业破局起步|“万千气象看四川”·宜宾专场⑦

2024-12-16 16:01:05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张肇婷校对:高艳责任编辑:黎琦审核:张瑞灵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胡敏/文 乔薇/图)12月16日,省政府新闻办“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宜宾专场现场,宜宾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薛庆介绍,近年来,宜宾立足动力电池等主导产业既有优势,精准发力新型储能、数字能源、通用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四大未来产业,今年已实现破局起步。

宜宾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薛庆介绍有关情况

新型储能方面,宜宾围绕储能集成和能源电子的主导方向,高标准规划建设储能产业园,引进中车、中能建、中储科技等19个项目、总投资66亿元;成立新能源公司,统筹开发全市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应用场景资源,初步构建起从创新研发,到生产制造,再到终端应用场景的全链条布局。目前,已建成投运全省最大规模的用户侧储能项目“天原工业储能项目”,占全省目前总装机容量的50%以上,预计今年实现产值22亿元。

数字能源方面,宜宾整合全市数字能源市场需求,统一布局分布式光伏、近零碳园区、智能微网示范社区等应用场景。如:宜宾上线试运行的首批“虚拟电厂”,为电网保供提供有力支撑,在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实现了45.6万千瓦的电力保供指标。同时,宜宾积极打造的新型电力系统应用示范场景,使光伏和储能项目的投资回收周期缩短至2年。

人工智能方面,宜宾在基础端、研发端、生产端、人才端同时发力,在基础端,集聚腾讯云、迅雷、科大讯飞等头部企业,建成投运长江上游区域大数据中心,成功创建全国千兆城市;在研发端,引进邓中翰院士工作站、四川省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在生产端,依托智能终端产业优势,已形成覆盖手机、平板、智能穿戴、投影仪等AI终端产品的产业布局;在人才端,建成奇安信、国科、华为ICT人才实训中心等一批培训基地,入选省级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面,宜宾依托全省唯一具备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生产资质的总部型整车企业“凯翼汽车”,与奇瑞集团全面深化合作,建设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基地,初步构建起“整车+动力电池及其上游原材料+汽车零部件配套”的产业生态,积极打造换电重卡、智轨交通等应用场景,高标准建设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示范区,入选2024四川省产业新赛道培育名单。目前,宜宾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基地(一期)已实现满园入驻,预计今年凯翼汽车实现产量6.1万台、销量超7万台。

薛庆表示,下一步,宜宾还将加快引进一批产业链头部企业,打造一批标志性产品,推广一批典型应用场景,推动新型储能、数字能源、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四大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