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宜宾市烈保中心干部职工赴革命老区巴中参观学习

2024-12-16 17:01:33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王万川校对:高艳责任编辑:郑红梅审核:张瑞灵

四川经济网宜宾讯 (记者 侯云春 文/图)12月11日—13日, 宜宾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组织部分干部职工赴巴中参观学习,瞻仰红军烈士,学习英烈精神,将课堂教学转变为实地教学,培养提升讲解员能力素质,学习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管理维护经验,并搜集宜宾籍烈士资料。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

深忆红军英魂,谨记革命历史。12月11日,在巴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干部陪同下,宜宾烈保中心一行先后参观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等红色基地。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从文、物、图各方面陈列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斗争史》分15个单元,全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人民创建、巩固和发展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光辉业绩。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共嵌碑2288块,刻红军英名8.5万名。园区主要有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像园、碑林长廊、川陕苏区红军将士英名纪念碑、刘伯坚烈士纪念像、奉献碑、标志碑等烈士纪念设施。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12月12日,宜宾烈保一行来到了巴中市通江县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这座始建于1934年的陵园,是全国规模最大、安葬烈士最多的红军烈士陵园,是全国唯一的红军为战友修建的陵园,长眠着25048名为创建和保卫川陕革命根据地而英勇牺牲的红军烈士,其中无名烈士17225名。在烈士墓区,先烈们的墓碑有序排列,庄严肃穆,全体人员深深鞠躬致敬,向长眠于此的英烈们表达无限哀思和崇高敬意。

微信图片_20241216162736

敬献鲜花

群山无语,松柏静默。在纪念碑的两侧,埋葬的是红四方面军的将领。在吴展烈士的墓碑前,讲解员给大家介绍道,这颗兰草是吴展烈士生前最爱的花,也是他86岁的儿子从家乡带来的,从未见过父亲面的孩子,不顾86岁的高龄,从家乡赶来,跪在父亲墓前,颤颤巍巍地抱着墓碑,哭得像个孩子,喊出了那句迟到了86年的一声“爸爸”。

微信图片_20241216162744

无字墓碑

穿过柏树林,踏上石梯。弧扇形的山坡上,一排排镌刻着红色五星的无字墓碑整齐地呈现在面前,像一个个站岗的士兵,守护着祖国的疆土,规模壮观,气势宏伟,深深地震撼着大家的心。

随后,大家来到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馆,认真聆听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发展及红军将士们英勇抗战的光辉历程。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馆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馆

在红四方面军总指挥旧址纪念馆及“十六字训词”诞生地的毛浴镇,大家通过现场参观、聆听讲解、观看展板等方式,学习英烈事迹宣传、为烈士寻亲、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等相关工作的经验。

微信图片_20241216162752

合影留念

此次走进巴中学习,宜宾烈保中心一行仔细看、认真听、用心想,收获颇丰。宜宾市烈保中心主任郑静表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提升队伍素质,强化服务保障。中心将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努力创建宜宾烈保工作新业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