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原创 >新闻详情

灵活就业人员可参保、“试管婴儿”费用可报销……四川推出医保生育支持“政策包” |关注四川医保生育支持政策①

2024-12-16 17:08:31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刘佩佩校对:高艳责任编辑:黎琦审核:张瑞灵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胡敏/文 乔薇/图)12月16日,省政府新闻办在蓉举行四川医保积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医疗保障部门支持全民生育保障工作,在生育保险、生育保障和生育经办服务工作中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

新闻发布会现场

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彭波在会上表示,近年来,全省医疗保障系统持续完善并积极落实生育支持措施,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拓展辅助生殖类项目报销范围,提升生育医疗保障水平,着力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贡献医保力量。主要在四方面着力:

强化生育保险制度的保障功能

2023年女职工发放生育津贴人均达到2.1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法律的形式将生育保险作为一项社会保险制度确定下来,并赋予了其均衡用人单位招用女职工的生育费用、促进妇女平等就业的制度功能。

四川省医疗保障部门一直致力于强化生育保险制度的保障功能,2019年,全省实现了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运行,做到两项保险参保同步登记、基金合并运行、征缴管理一致、监督管理统一、经办服务一体化,夯实了生育保险的可支撑能力。

2023年,全省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了1218.9万人,生育医疗报销达到了44.1万人次,为超过19.2万新生儿家庭减轻经济负担8.5亿元,为15.6万名女职工发放生育津贴32.4亿元,人均达到2.1万元。 

提高生育医疗待遇水平

探索建立产前检查费定额报销、生育医疗费用限额报销制度

近年来,四川按照标杆引领、示范推动的工作思路,指导成都市先行先试,建立了产前检查费定额报销、生育医疗费用限额报销制度,并进一步提升了报销标准,参保群众分娩时,符合条件的生育医疗费用职工医保最高可报销6000元、居民医保最高可报销4000元,生育多胞胎的每多一个婴儿还能多报销1000元。

同时,省医保局还指导全省其余市(州)在基金可支撑的前提下积极跟进调整,进一步规范生育医疗保障政策,提升保障水平。截至目前,全省已有成都、绵阳、资阳、宜宾、巴中、广安、甘孜、雅安、攀枝花、广元、德阳、自贡等12个市(州)完成了生育医疗政策调整备案。 

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

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保障范围,政策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随着数字经济的崛起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新业态’这一概念逐渐成为各个领域关注的焦点。”彭波说,很多“新业态”的从业人员也是适龄婚育的主要人群,有参加生育保险的迫切愿望和现实需要,医疗保障部门也关注到了这部分参保群众的诉求。

为此,省医保局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印发通知,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保障范围,充分保障“新业态”就业群体的生育权益,该政策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推进医疗保障领域生育优化政策

 “取卵术”“胚胎培养”等13项辅助生殖医疗服务项目被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根据我省制定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规划,以育龄人口发展趋势推算,我省约有25万的不孕症患者有助孕需求。彭波介绍,为落实国家优化生育政策,促进我省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今年9月30日,我省发文将“取卵术”“胚胎培养”等13项辅助生殖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标志着辅助生殖医保支付正式落地。

此外,四川还不断优化生育经办管理服务工作。印发《四川省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2024年版)》,统一办理材料、办理时限、办理环节等,依托四川省医疗保障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目前不论是单位职工还是灵活就业人员,办理参保登记均可以全程网办。

同时,四川缩短报销费用给付周期,做到能线上结算的当场直接结算,因特殊原因未能直接结算的,可通过四川医保APP、四川医保公共服务平台微信/支付宝小程序、四川省政务服务网线上申请办理,20个工作日内完成。

不仅如此,四川还积极开展“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联合卫健、公安、人社、邮政等部门,实现“出生医学证明、预防接种证、育儿指导服务、新生儿落户登记、生育医疗费用报销、新生儿医疗保险参保登记、新生儿社会保障卡申领”7项业务“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网受理、一站服务”,并且把群众办事入口拓展至“天府通办”APP,实现“掌上办”,把对新生儿的关爱送到“床旁”“手边”,尽量让宝爸宝妈们少操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