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泱泱华夏,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熠熠神州,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这一重要时刻,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坚持守正创新的思想,在不断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中,推动全社会形成对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
以自信为基,铸文化之魂。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文化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光芒照亮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始终保持着对自身文化的崇高信仰。今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我们也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这种信仰不仅源于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与辉煌成就,更发展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认同。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持续推动教育改革,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在中小学阶段增加了更多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的同时,各大高校也将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之中,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性和自豪感。由此,无论是儒家仁爱思想,还是道家的自然哲学,抑或是佛家的超脱智慧,都深深植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成为我们构筑富足精神世界的牢固基石。
以开放为翼,促文明沟通。中华文化的历史也是一部开放包容的发展史。从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到明清时期的海上交流,中华文化始终以一种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以自身坚实的基础接纳着不同的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多元化的世界,在强国建设的成长中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鉴。于是,无论是佛教的传入,还是西方科技的引进,都在中华文明的大熔炉中得到了精炼升华,为中华文化点缀上多样的色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这一重要时刻,我们更加坚信,开放包容是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
以创新为帆,立时代潮头。进入新时代,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我们唯有更加注重守正创新才能勇立时代潮头。一方面,我们要更加坚守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积极探索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路径,推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背景下,无论是数字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还是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融合,都体现了当代社会在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辅相成中所做的努力。推动文化产业现代化,在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同时,也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作出贡献,彰显出中华民族与时俱进、勇争先锋的精神文化风采。
(绵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唐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