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时间进入2024年的最后一个月,位于四川盆地中部的西南油气田川中油气矿,助力西南油气田公司“高质量上产500亿”的铿锵承诺,在各个生产现场落地成切实行动。
作为“高质量上产500亿”的重点建设项目,蓬莱气田二叠系MK组气藏开发先导试验工程集输干线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
截至目前,蓬深6井脱硫站投运已超50天,成为川中油气矿含硫单井快速建产的新典范;
位于磨溪主体区西部磨溪48井区的磨溪048-H1井测试获工业气流,证实了在主体区以西断控圈闭的含气性和开发潜力,落实了磨溪龙王庙组气藏外围产能补充新区块;
……
从时间坐标看,当前,川中油气矿正处于奋进年度生产目标的冲刺时期;从历史坐标看,川中油气矿已进入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从战略坐标看,川中油气矿是西南油气田公司高质量上产500亿立方米的重要组成。
多重坐标重叠,释放一个重要信号——作为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开发生产的主力军,川中油气矿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迎接更大的挑战以实现高质量的增储上产,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增“底气”、添“动力”。
坚持资源为王 夯实增储上产“厚家底”
川中油气矿地质技术所的年度工作报告里,细数着支撑川中油气矿储量、产量等成绩,以及创新高背后的各项措施。
“今年以来,我们在蓬莱气田MK组气藏评价勘探取得重要新成果,在蓬莱气田CX组气藏圈闭预探取得重要新进展。同时,还在川中南部煤岩气、川中北部嘉五段、蓬溪地区二叠—寒武系、南充—龙女寺地区SXM组等多个后备勘探领域地质研究发现新苗头。”顺着川中油气矿地质技术所所长唐松手指的方向看去,墙上的资源地图仿佛“立体”了起来,一个个井站如同扎根在四川盆地中部的一个个“生力军”,为“高质量上产500亿”持续注入新动能。
毫无疑问,“高质量上产500亿”是一场战天斗地、斩关夺隘的决胜之战。10月28日,西南油气田公司召开“高质量上产500亿”工作部署会,提出要更加突出高效勘探和效益开发,确保天然气高质量发展既有数量更有质量。
面对新任务、新挑战,川中油气矿如何高分作答?事实上,近年来依托持续深化的地质认识、日渐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高效推进的勘探开发一体化工程等,新时代的川中油气矿已然迸发出新的潜能。
今年以来,川中油气矿聚焦增储上产,加快优质资源落实、抓好气藏高效开发,积极推动“四新”领域风险勘探,做好钻试跟踪研究,深化地质认识,推动取得更多新发现。强化川中MK组优质储层及集中建产区块的勘探开发一体化评价,并全力推进角探1井区MK组试采、龙女寺区块地面产能配套及单井试采等“三大工程”,实现优质储量向规模产量的快速转化。同时,统筹加快公山庙区块原油先导试验与川中老井上试攻关试验,强化公119H等重点井试采评价,不断完善技术储备。
日前,川中油气矿参与完成的《深层复杂碳酸盐岩气藏储层测井—地震评价与预测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其形成的一套完善实用的深层复杂缝洞性碳酸盐岩储层评价与预测技术,不仅为安岳气田从发现至建成150亿立方米大气田的进程提供了强劲的支撑,也将为碳酸盐岩气藏这一常规气稳产和上产关键领域的平稳高效开发,提供更为成熟的规范和经验。
聚焦新区新层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管线铺设已接近尾声,目前正在分段开展清管、测径、试压、干燥等工作。”川中油气矿仪陇作业区管道管理技术员郑力文口中所提到的管线,是蓬莱气田二叠系MKZ气藏开发先导试验工程的集输干线工程,途经南部、蓬安、营山、仪陇等地,全长约100公里,是川中油气矿目前建设的最长含硫气管道,也是二叠系MKZ气藏向仪陇净化厂供气的“大动脉”。
不仅如此,该先导试验工程的另一个项目——仪陇天然气净化厂扩容改造项目也进度喜人,扩容后将对新增的角探1井区茅口MK气藏所产的天然气“照单全收”。
两个重点项目“齐头并进”的生动场面,折射出川中油气矿加快新区新层试采评价的有力行动。近年来,随着各大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地推进,川中大地上资源优势正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
去年以来,MK组气藏角探1井顺利完成扩容工程,南充1井高效投运中国石油集团的首个高含硫单井试采络合铁装置,5口生产井呈现单井产量高、试采效果好的特点。同时,QX组新投磨溪031—H3、H4井稳产能力强,进一步释放产能。台内灯四7口试采井全部获得高产,进一步明确“断裂+岩溶”高产井模式。不仅如此,川中油气矿还持续加强致密气生产动态与运维管理,规范执行临时排采管控标准,积极开展流程改造助推产能发挥,有力保障浅冷装置高负荷运行平稳受控,致密气产量增幅喜人。
如今,无论是台内灯四及龙女寺MK组气藏产能建设、还是天府气田致密气新井投运和生产组织……每一个项目都酝酿着气田开发的新风气,助推川中油气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为保障项目顺利建成投产,为“高质量上产500亿”注入更强劲的底气,川中油气矿提出,要突出“四个提前”,即每一家作业区提前摸底准备,落实2025年生产组织方案,每一项方案提前完成编制,每一项重点工程提前完成投运,每一件评价、协调、保障工作提前落实到位。同时,还要强化“五个落实”,即常规气产能建设加快措施坚决落实,致密气新井投运和现场生产管控措施坚决落实,老区挖潜复产措施坚决落实,页岩(致密)油老井上试方案坚决落实,生产组织每一方风险产量补救措施坚决落实。
实现精益稳产 擦亮气田开发的“新丰景”
“龙王庙组气藏首口气举排水井磨溪X210井时隔1040天,恢复自喷生产!”11月中旬,这则消息“刷爆”川中石油人的朋友圈。
作为特大型、低幅、边水气藏的代表,在龙王庙组气藏的开发管理过程中,“水”是一个永恒问题。对此,川中油气矿持续对龙王庙组气藏开展整体治水和滚动扩边,气藏连续8年保持高产稳产。截至目前,龙王庙组气藏累产天然气超860亿立方米。
如今,磨溪X210井的“变身”,不仅实现了从“摸索井筒解堵周期排水,到试验阻垢剂连续气举排水,到成功恢复自喷生产”三级跳,还标志着龙王庙气藏由“延缓水侵”向“主动解水封”转变,气水过渡带储量得到有效动用。
下一步,川中油气矿将在西南油气田公司的指导下,持续跟踪摸索该井生产动态,优化“自喷+气举”生产制度,确保该井正常带液生产,积极总结本次自喷规律经验,形成成熟技术、管理经验,为龙王庙组气藏整体治水和气水过渡区储量有效动用奠定扎实基础。
对每一口井都保持高度的关注,是龙王庙气藏长期稳产的“秘诀”,也是川中石油人下好精益稳产“关键棋”,打造“压舱石”工程高质量开发典范的有力实践。
近年来,川中油气矿结合龙王庙组气藏科学治水与长期稳产需求,立足开发技术的集成应用与创新发展,围绕提采收增动用和降本增效两大目标,于2023年编制《西南油气田安岳气田龙王庙组气藏产能建设项目压舱石工程开发规划方案》,制定精细治水、增压开采、新能源利用等研究和工作路径,做好气藏全生命周期顶层设计;2024年启动《西南油气田安岳气田磨溪区块龙王庙组气藏增压开采方案》编制工作,围绕“整体部署、分批增压、优化配产、延长稳产”的开发思路,分阶段分井区制定增压开采对策,预计主体区采出程度较调整前提高6.43%。
同时,坚持以滚动精细气藏描述为基础,不断深化气藏认识,持续优化地质模型。借助广域电磁法识别水侵前缘、过套测井、水封气及解封评价模拟等新技术应用,不断加深对气藏地质特征的认识,评价气藏开发潜力,推动地质认识不断趋近地下实际,支撑气藏整体治水、扩边扩层,预测剩余气分布、估算气水过渡带剩余水封气储量、拓展磨溪48井区等潜力区块,为气藏持续高产稳产夯实基础。
聚力挖潜增效 助力每一方气“归粮仓”
在川中油气矿遂宁作业区雷一1总站中心站站长陈本学的办公桌上,各生产井的数据资料垒成厚厚一摞。
“截至目前,我们站已在14口生产井应用智能间开系统。”提到这14口井陈本学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雷一1总站中心站气井点多、面广,智能间开系统能对不同气井生产情况进行精细描述,并能根据实际开采情况实现间开气井自动开关、智能调节等,此举不仅解决了员工现场操作劳动强度大和生产管理难度大的问题,还兼具实时监测、异常报警、远程控制等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间开气井生产潜力、降低了开发生产成本。
“应用了智能间开系统后,部分单井增产达30%以上。”陈本学告诉记者,下一步,雷一1总站中心站还将进一步摸排辖区内上百口生产井的情况,争取进一步挖掘低小产量井的产能。
“每一方气都弥足珍贵。”这样的念念不忘,在不远处的川中油气矿射洪作业区秋林集气总站也得到有力回响。
“近年来,我们持续通过设备工艺改造,实现对零散气的回收,目前每日天然气的回收增量达3000立方米左右。”走在红、黄、银色管道复杂交错的秋林集气总站现场,副站长陈鸿儒给记者揭露着各设备的“秘密”。据介绍,当前秋林集气总站还持续通过开展柱塞、泡排、智能间开等工艺先导试验,储备相关技术,形成运行管理经验,推广工艺规模应用,预计今年能实现挖潜增产超280万方。
扎根川中60余载,一代又一代川中石油人不负土地馈赠,视每一方天然气为“珍宝”,通过技术创新、工艺改进等方式,让老井焕发新生机、让新区释放强活力。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川中油气矿持续开展“智能泡排+智能间开”技术实践应用,已完成磨160等6口井智能间开阀安装,持续优化30口井智能间开制度,进一步提升无人值守模式下老气田精细化管理水平,为磨溪气田持续稳产注入新活力。
同时,川中油气矿还持续优化动态监测与分析,灵活调整策略,统筹实施泡排、地层解堵、控转排等常规产能维护,采取控水采气转排水采气探索、泵注乙二醇+地面流程保温等方式方法,实施精准挖潜,累计增产天然气2亿立方米。
“珍惜资源、颗粒归仓”。如今,面对“高质量上产500亿”的产量任务,川中油气矿提出,2025年,在老井方面要抓好500余口常规气井、致密气井的精细生产组织,开展“设备设施消缺大行动”严防设备非计划停机停产,精细摸排气井潜力做好措施挖潜及生产制度优化,确保高质量完成产量任务。
如今,时间即将踏入2025年,“高质量上产500亿”的“冲锋号”愈发嘹亮也愈发催人奋进。
看!向“新”奋进、向“高”攀登的川中石油人正迎难而上,始终保持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敢于在新征程上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去做,一个难题一个难题去破解,不断把工作推进向前,旨在为西南油气田公司高质量上产500亿立方米贡献强有力的川中力量。
(张冰晶 金谭艾妮 唐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