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中国农业银行内江分行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之路,认真贯彻市委历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以优质金融服务做好“五篇大文章”,助力内江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书写耕耘美丽内江农行实践新篇章。
截至2024年12月20日,该行各项贷款余额245.77亿元,较年初净增23.63亿元,贷款总量、增量均居当地四行第1。
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
该行积极参与“千企万户大走访”工作,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精准对接产业聚集、企业培育重点项目,用好用足科技创新贷款等政策,推广应用科技e贷等专属信贷产品,加大科创企业融资投放力度。
按属地分解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名单,该行主动对接技改升级、科研创新、智慧化等领域融资需求,一户一策,一企一案,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融资方案,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截至目前,该行累计支持科创企业21家、贷款余额3.63亿元,累计投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31.12亿元,有效缓解科创产业链供应链融资难题,帮助各类科创主体解了燃眉之急,推动科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绿色金融促进生态城市建设
“ 2024年,农行净增‘内江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贷款3.06亿元,目前已累计向该项目发放贷款28.43亿元,成为内江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内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说。
2019年,农总行审批贷款48.44亿元,支持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该分行大幅度减费让利、全规模保障信贷需求,在拆迁安置、黑臭水体治理、污水处理、景观及环境治理等方面全方位提供金融服务。
经过几年时间,内江城区11条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黑臭,成为连接城乡的带状环湖公园,数十个乡镇污水处理厂(站)纷纷投运,“臭水沟”摇身成为城市“后花园”,极大地改善了沱江水域水质,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重共赢。
普惠金融延伸共同富裕触角
该行坚持共同富裕导向,聚焦普惠金融服务重点领域,不断提高普惠金融可得性。截至12月20日,普惠贷款余额达47.42亿元,较年初净增6.06亿元。积极探索、创新一批区域特色产品模式,大力推广应用“纳税e贷”“抵押e贷”等10多种专属信贷产品,创新使用“惠商e贷”等信贷产品,并持续推动小微企业减费让利,有效缓解普惠小微企业群体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该行充实“支行+网点”团队力量,不断加强银政、银村对接,全力扩大建档规模和覆盖面,促进农户贷款持续增长。以农户贷款为抓手促进农民增收,组织包村团队,全力整村推进、集中建档。紧盯市场、商圈、涉农产业链等场景,推广应用“商户贷”“粮农贷”“订单贷”等产品,推动农户贷款便利可得。1—12月,累计投放农户贷款29.79亿元,支持8207户农户创收增收。
养老金融提升优质服务温情
该行持续打造暖心适老金融服务,开启“陪同式”服务模式,为老年客户开设绿色通道优化服务窗口,指定专人提供“一对一”负责接待、引导、辅助、询问、办理等多个服务环节,确保各项精细化服务落到实处。投入费用600万元,迁建、撤并多管齐下,建成规范化优质服务网点48个,打造适老服务标杆网点,金融服务辐射全市108个乡镇。
针对老年和不便利客户群体,该行创新推出的“业务篮子”,优化了业务办理流程。即“五个一次”操作:把客户办理业务时需要反复输密、签字,柜面处理需要多次授权、多次确认等重复环节进行优化,实现一笔业务一次签字、一次输密、一次联网核查、一次授权、一次确认,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提升了老年客户对农行金融服务的获得感、认同感、幸福感。
数字金融为百姓幸福生活加码
该行大力推广新升级的手机银行10.0版本,助力市民享受“足不出户”的智慧金融生活,截至2024年12月20日,个人手机银行月均动户数达30.53万户。
加快培育数币消费场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求。以消费场景为重点,突出核心商圈、重点街区消费场景打造,对百货、餐饮、零售、商超、家电等优质消费类行业开展专项营销,成功打造6个地标建筑乐购消费场景;深挖地域特色,丰富消费业态,商旅银“出圈”联动,打造特色化数币支付场景,如威远世界无花果基地数币活动等。
大力拓展智慧场景,解锁“智慧”服务新体验,聚焦中小学校、高校、政企单位、大型客户等食堂场景,成功上线7户智慧食堂场景,创新打造便捷的食堂就餐模式,提升用户单位管理效能。截至2024年12月20日,该行共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101319个,企业钱包7118个,商户钱包7056个。
(王芳 楚淇蒙 四川经济网记者 毛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