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刘婕)12月23日,记者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在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全国第二批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名单中,四川成都站(森林)入选。该站由四川省成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成都监测站”)联合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以下简称“省总站”)、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共同申报。
据了解,四川成都站(森林)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北部龙门山区,建筑面积700余平方米,具备植物标本间、标本展示间、实验室、储存间、办公室、宿舍等功能性用房,基础条件完善。另外,在森林碳汇、环境要素、哺乳动物、植物物候等方面已建成相关基础设备,实现在线实时监测。
作为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的组成部分,四川成都站(森林)如何发挥作用?“一是承担区域样地监测任务,积累生态系统长期监测数据,对生态问题开展专题研究。二是对遥感监测发现的生态问题线索、生态类型变化等开展现场技术校核。三是开展遥感监测地面验证,通过原位固定监测,对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等生态遥感参数产品进行验证与校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四川成都站(森林)
2023年以来,四川成都站(森林)在区域样地监测任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共辐射成都市75块样地监测,在成都市龙门山区域的样地内,监测到多种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以四川成都站(森林)为核心,成都监测站完成了《成都市生态功能区划分技术方案》《成都市生态质量地面监测网络体系构建方案》《成都市生态系统状况评估本地化体系建设》等课题。此外,依托四川成都站(森林)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成都监测站联合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正开展《龙门山—成都平原生态交错带生态系统监测方法体系研究与示范》《成都市龙门山区域植物迁地保护关键技术研究》等省级科技计划项目。
据悉,下一步,四川成都站(森林)将结合龙门山生态本底情况和管理需求,主要瞄准龙门山样地网络建设与监测、碳通量监测、遥感监测地面验证等目标,通过五基协同的生态质量立体监测网络体系,承担起龙门山区域的生态质量监督监测任务并开展专题研究,为自然保护地等重点区域监督性监测、生态状况及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生态保护监督执法和科研科普等管理需求、技术需求和社会需求做好支撑。
(图片由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