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攀枝花讯(记者 徐杨)12月26日,攀枝花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4年第四次新闻通气会,相关负责人对近日攀枝花市政府发布的《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美市 加快建设美丽攀枝花战略规划(2024—2035年)》进行了详细解读。
新闻通气会现场 (刘薇 摄)
《规划》结合攀枝花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自然资源禀赋,明确了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共同富裕试验区市域样板、全球钒钛产业示范基地、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5个战略定位。
《规划》分别提出了到2027年、2030年以及2035年美丽攀枝花建设各阶段目标。
到2027年,美丽攀枝花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生态屏障持续筑牢,城乡环境更加宜居,绿色经济持续壮大,人文魅力更加璀璨。
到2030年,美丽攀枝花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显著进展,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交通、城市公园和绿地等美丽细胞建设百花齐放,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省前列,生态系统功能显著提升,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进一步巩固,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攀枝花经验”。
到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攀枝花,打造美丽四川典范。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显著提升,生态空间与生产生活空间衔接融合,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成熟定型,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成。
《规划》指标共27项,在省级规划纲要26项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攀枝花市实际情况,新增“绿色矿山占持证在产大中型矿山数比例”地方特色指标。
攀枝花市主城区(王东 摄)
在重点任务上,围绕七个方面建设任务,提出分阶段、分层次推进美丽攀枝花建设的具体路径。
构建山水相融的秀美空间。加强空间边界管理与用途管控,开展主体功能区分区细化,建设以中心城市、县域城镇、特色集镇、新型农村社区为骨架的城乡一体化新体系,打造山水相融的宜居康养城市。
建设阳光宜居的幸福家园。开展美丽细胞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动建设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服务均等化,不断提升“暖暖花城·慢漫生活”城市形象,加快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发展绿色低碳的现代经济。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优化调整产业、交通和能源结构,推动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的美丽现代经济。
打造可感可及的优美环境。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提升环境品质,筑牢生态环境安全防线,打造天蓝、水清、土净、安全的美丽攀枝花。
保护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优化生态安全格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系统治理,强化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动两山价值转化。
弘扬独具魅力的三线文化。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深度挖掘三线文化的核心价值,加大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在全社会营造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共建美丽攀枝花精神家园。
建设智慧高效的治理体系。完善美丽攀枝花建设政策制度体系,强化重点领域智慧监管,激发美丽攀枝花建设活力,构建科学、高效、智慧、协同的美丽攀枝花现代化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