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三农 >新闻详情

立足红色资源 宣汉县杏树村乡村游“添新彩”

2025-01-07 12:09:35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刘佩佩校对:高艳责任编辑:黎琦审核:杜静

四川经济网达州讯(赵红英 记者 王晓英 赵权军 文/图)听红色故事讲解、逛红军广场、观红军彩绘墙……近日,宣汉县普光镇杏树村迎来了一批外地游客参观。

近年来,杏树村利用红军故事和战斗遗迹等红色资源,发展1200亩红杏果园、城郊水果采摘等乡村游项目,已成为了达州、宣汉、平昌等地周边群众的周末热门“打卡地”。

用好红色资源  红杏产业硕果累累

杏树村,得名于村口有棵古杏树,树龄已有300多年,山脚下是普光气田、正达凯新材料、广东美联化工等工业项目。古杏树、黄家坝红9军政治部遗址、鹰嘴寨战斗遗址等吸引游人慕名前来。

382355d3-1f73-4cbe-9fd0-00e7f267e437.jpg

电力工作人员检查红军广场用电设施安全

“红色资源融合集体产业,村民才能够致富增收。”该村驻村第一书记曾令春介绍,2017年起,全村种植1200亩红杏树,年均产27万斤鲜果,自2021年国网宣汉供电公司定点帮扶以来,得益于红杏产业,村民户均增收1080元。

每年5月,红杏成熟时,红彤彤的杏子挂满枝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采摘。既为庆祝村民丰收,也为吸引更多游客,经帮扶单位国网宣汉供电公司协调,村委会已连续举办5届红杏采摘节,引来宣汉本地及重庆、万源等地的游客,去年,该村集体收入达50多万元。

不仅如此,去年该村成功注册“巴山红杏”商标,并申请“地理标识性”农产品保护。为让游客深入体验“红色游”,国网宣汉供电公司出资168.17万元,修建1200平方米红军广场、改建10kV线路,绘制7幅红色故事彩绘墙。以红军广场为阵地,村民免费当起“红色讲解员”,一遍遍给游客讲述红军故事。

青年返乡创业 为乡村游增添新亮点

而今,群众口中传唱的故事又有新元素,添加了帮扶故事和致富带头人的创业传奇。

去年国庆前,国网宣汉供电公司组织村里老红军、老党员、老职工在“坝坝宴”上讲故事,吸引村周边企业代表和返乡青年赴宴。村民付小辉和李春富是席上的“明星”,受到村民的赞誉。

IMG_20250102_105138_毒霸看图.jpg

帮助创业青年解决用电难题

付小辉2016年返乡,承包50多亩撂荒地种草莓和蓝莓等水果,草莓园半年产草莓五六万斤。眼下,草莓园抽水、灌溉、棚内升温用电量大,日均耗电200多度电。为满足草莓园用电需求,供电部门升级供电专线,解决了付小辉的大麻烦。

经历类似的李春富,建起百亩现代化草莓大棚,种植多个优质品种。走进李春富的草莓种植基地,一排排草莓长势喜人,绿油油的叶子下,结出一颗颗鲜嫩的草莓,空气中弥漫着草莓清香。

“不管有啥困难,找帮扶单位和驻村人员,总能及时帮扶处理。”李春富给自家草莓命名为“杏树红莓”,希望将帮扶单位和驻村人员的帮扶精神传承下去。为此,他无私地将草莓种植技术传授给前来学习的外地村民。

“电力爱心超市”便民、利民、更富民

“用手机缴费,或办理各类涉电业务,非常方便。”曾令春在村委会办公室,“手把手”教村民罗光成用手机购电。2023年,该村成为四川省电力公司级“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示范点,去年被纳入国网公司级“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示范点创建中。

1066948a-32e7-4a16-93c3-de5e26f25add.jpg

“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示范点

曾令春和所辖供电所台区经理每月两天在示范点定点接待村民,提供用电咨询、电费缴纳、票据领用、停复电通知等服务。此外,帮扶单位正筹备“电力爱心超市”,村民将自家的红杏、草莓等农产品拿到超市来,再由专人上传网购平台销售,游客和周边地区商家也可定期前来采购土特产。

村民可参与村里志愿服务活动、环境卫生整治等公益活动,获得相应的积分,用积分兑换在“电力爱心超市”兑换成洗衣粉、奶粉、肥皂等物品。这种模式既能激发村民参与村庄建设积极性,又为他们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曾令春计划与普光经开区工业园区联系,开发“乡村游+工业”等特色旅游线路。今后,杏树村还将深化农旅融合发展模式,丰富乡村旅游的业态,开发特色民宿,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验到乡村的悠闲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