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蒋师帅 文/图)1月10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联合举行川渝法院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会上,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四川法院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白皮书(2020-2024)》(以下简称《白皮书》)。据了解,五年来,两地法院累计完成跨域立案、代为送达、委托执行等4.2万件次,审执工作“同城效应”逐步显现。
发布会现场
《白皮书》除前言和展望外分为六部分,分别是:着力开辟“法务区”改革创新“试验田”、着力构建跨域诉讼服务“连心桥”、着力实现民商事案件裁判标准“同城化”、着力推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一体化”、着力打造巴山蜀水生态保护“全链条“、着力构建川渝执行联动大格局。
《白皮书》指出,2020年5月15日,四川高院与重庆高院签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司法协作框架协议》,确定8个重点协作方向,并建立联席会议、全方位协作和合作保障等机制,为持续深入合作打下坚实制度基础。在两地高院示范引领下,两地中基层法院加强对接,交流协作日趋紧密。各地法院因地制宜,找准诉讼服务、涉诉信访化解、队伍培训交流、宣传推广等多个切入点,签订司法协作协议300余份,呈现“联点成线、延线成面、磨面成体”强劲势头,不断为加强区域协同注入司法动能。
《白皮书》提到,五年来,四川法院着力开辟“法务区”改革创新“试验田”,以天府中央法务区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抓手,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着力构建跨域诉讼服务“连心桥”,做实诉服协同机制、做精数字法院共融、做优多元协同解纷,提高异地通办效率。着力实现民商事案件裁判标准“同城化”,以建工、破产、金融、民生等领域深度协同带动两地法律适用标准统一,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一体化”,服务保障发展新质生产力,护卫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打造巴山蜀水生态保护“全链条”,以“纽扣法庭”结对共治、区域文旅融合发展、全覆盖司法协作等方式,不断夯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本底。着力构建川渝执行联动“大格局”,推行智慧执行、警务协作执行等模式,实现两地法院执行办案相互赋能。
“川渝两地法院以框架协议为基础,梯次开展宽领域、多层级的司法协作,正以高效能协作、高质量司法、高水平服务的实绩实效,谱写护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司法协奏曲’。”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四川法官学院院长赖波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