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推动甘眉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促进成甘工业园区共建共管共享、推进遂甘和甘宜工业园区建设

甘孜:“飞地”经济激活发展新动能

2025-01-15 15:24:50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张肇婷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黎琦审核:张瑞灵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甘眉工业园区荣列“绿色工业园区公示名单”。

此前不久,赛迪顾问新材料产业研究中心发布了《2024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研究》报告,作为甘眉工业园区的园中园——眉山甘眉化工园区跻身榜单第88位。

从2012年初生时的名不见经传,到如今拥有多张“省字号”乃至“国字号”名片;从在原眉山铝硅产业园区基础上“借壳”孕育,到如今拥有62户规上工业企业、工业产值向1000亿元目标奋进……13年间,拔节生长的甘眉工业园区工业产值和工业税收分别增长了4倍和8倍,成为全省经济总量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涉藏飞地园区。

甘眉工业园区通威太阳(眉山)有限公司.png

甘眉工业园区一角

发展得好,基于路子找得准、走得稳!

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发展”理念,当前,甘孜州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部署和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与省内兄弟市州携手,加快推动甘眉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促进成甘工业园区共建共管共享,推进遂甘、甘宜、甘雅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建设川西北开放高地。

探索“从无到有、由浅入深”路径,眼下,一个个因甘孜而生、因甘孜而兴、创新发展的“飞地”工业园区,在巴蜀大地茁壮成长。日益壮大的“飞地”经济,正全面激活甘孜发展新动能,助推甘孜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驰骋“飞”跃,铺展开一幅幅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甘孜新篇章的壮丽画卷。

从无到有:跳出甘孜谋出路

在历史长河中回望一些重大时间节点,更能让人清晰且深刻地认识到发展的重要意义。

2021年12月27日,中国共产党甘孜藏族自治州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会议吹响了甘孜州“坚持一条主线、打造两区三地、培育四大动能、实施五大战略”的号角。

跳出甘孜谋出路,为发展把脉定向。新时代甘孜“赶考人”进一步深化对“飞地”经济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认知与思考,鲜明提出“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找准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并将“积极推进全域开放”作为着力培育的四大动能之一,健全飞地园区体制机制。

从认识,到实践,甘孜步履不停,求索不止。截至目前,甘孜州已先后与眉山、成都携手建成飞地园区,与遂宁、宜宾、雅安合力加速推进飞地园区建设。

成甘园区纵七线大道.png

成甘工业园区羊纵七线大道

偏居川西一隅,甘孜州为何执着于发展“飞地”经济?

时间回到2012年,彼时,尽管甘孜经济实现了12.8%的两位数增长,但发展不足、发展不够、质量不高等问题仍然突出。这一年,甘孜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02亿元,同期,四川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849.8亿元,甘孜州的经济体量在全省占比仅有0.73%。

坐拥全省超30%的面积,却只创造了不到1%的地区生产总值。不可回避,这是甘孜的隐痛。

与此同时,当年,甘孜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38户,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仅47.09亿元。无工不富,这是甘孜想要实现更大发展必须补齐的短板。

既有内因,也有外因。

党的十八大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成为新实践的行动指南。想要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甘孜必须找到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出路。

隐痛如何治?短板怎样补?出路哪里寻?

谋发展的内生逻辑愈发清晰,抓发展的实践进路就愈发明朗。

——甘孜州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个专区级民族自治州,也是四川面积最大的市州,涉藏州县政策优势明显。

——甘孜州拥有丰富的水能、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资源。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在50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超过1亿千瓦,风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1000万千瓦……甘孜是全省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全国少有的清洁能源储能大州。

——眉、蓉、遂、宜等地产业基础厚实,区位优势突出,更有相对平缓的地块及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有助于推动生产要素跨域流动与集聚,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改善区域发展不平衡。

把各自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协作共赢、发展共进。合作,水到渠成。

2012年,眉山市、甘孜州牵手,甘眉工业园区成立。

2015年,成都市、甘孜州合作,成甘工业园区建立

2023年10月,“遂宁—甘孜”飞地园区开园挂牌成立。

2024年7月,甘孜州与宜宾市签订《甘孜—宜宾园区深化合作补充协议》,甘宜工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2025年1月13日,“甘宜园区”在宜宾市江安县揭牌成立。

“作为涉藏州县、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和‘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委给予甘孜州‘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的定位。”甘孜州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高晓峰坦言,既要抓经济发展、更要抓生态保护,还要确保甘孜人民能与全省、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共富,“基于此,甘孜必须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与兄弟市州开展合作,发展‘飞地’经济,实现资源互补、协同发展。”

由浅入深:共管共享共发展

隆冬时节,在眉山市东坡区的修文镇,一条被绿化带包裹着的大道两侧,一座座规模庞大的厂房、楼宇建筑群相继建成。

这条大道叫康定大道。顾名思义,使人不自觉地联想到甘孜州那座“溜溜的康定城”。的确,这是甘眉工业园区里的一条工业环线,几公里的长度连接着生产区和生活区。

眼下,这里已经集聚了113户企业,形成了以通威太阳能、江苏美科等为代表的光伏产业链,以天华时代、协鑫能科等为代表的锂电产业链。

企业扎堆落户,产业链相继构建。源动力在哪?

d38119e1ba02a92a3d981863d083679.jpg

侨源气体(眉山)有限公司(图片由企业提供

岁末年初,干字当头。位于甘眉工业园区的侨源气体(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现场,一派产销两旺的景象。作为一家专注为园区通威太阳能、金象化工、莱尔科技、眉雅钢铁等周边企业提供工业气体配套的企业,电费是其主要的生产成本之一,电价的浮动也将会极大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益。

“电费上涨一分钱,我们的年生产成本就要增加约200万元。”公司负责人谌海军给记者算了笔账。他坦言,好在“共管共享”机制下,甘孜州留存电量政策为企业降下了“及时雨”。“仅2024年,这一政策就为企业节约成本2000余万元。这笔资金不仅为新项目上马提供了保障,更解决了技改升级的资金缺口。”

“留存电量政策作为甘孜州发展飞地园区的关键一招,也是企业降本增效、实现双赢的重要举措。”甘眉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永新介绍道,共管共享是指园区在接受双方管理的同时,也享受双方各自的税费政策等利好。依托于此,甘孜州与兄弟市州在合作共建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往小处聚焦——像侨源气体(眉山)有限公司这样的一个个企业,正是因为享受了甘孜州的绿色清洁水电有关扶持政策,才得以更好地蓄力发展。截至目前,甘眉工业园区累计消纳留存电量239亿度,为企业节约成本23.9亿元。

向大处着眼——近年来,甘孜州已通过政策支持,为甘眉工业园区争取到中省各类资金3.37亿元,调剂土地规划机动指标2100亩。2023年,甘孜州从园区实现税收分成3.58亿元,地方净留存税费共计2.24亿元。

共管共享机制不仅牵引企业增效、促进两市州财政增收、推动园区建设发展,还历练了干部队伍、服务了两地群众、带领群众增收增富。

各飞地园区在招商引资合同中明确,总用工人数不低于15%的岗位用于解决甘孜“9+3”毕业生及农牧民就业,每年到甘孜州开展定向就业招聘。截至目前,仅甘眉工业园区就已累计为少数民族同胞提供就业岗位2700多个,月平均工资6000元以上。

数据显示,仅2023年,甘孜州各飞地园区就实现产值488.73亿元,实现全口径税收分成4.22亿元。

微信图片_20250115165515.jpg

1月13日,“甘宜园区”在宜宾市江安县揭牌成立

战略变成策略,思路化为举措。从州级层面到市县层级,在甘孜州,以“飞地”经济为牵引抓开放、谋合作、促发展的浪潮奔腾不息。

——石渠县+成都市金牛区。元旦节前,金石科创合作产业园正式揭牌开园,该产业园由金牛区、成都产业集团、石渠县三方联合打造。根据此前签署的《共建金石科创合作产业园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推动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通过“输血支持和提升造血能力并举”等多种形式,助推石渠早日摆脱欠发达地位。

——德格县+成都市高新区。目前,高德产业园区已建成产业载体51万平方米,建成投产必控科技、传能电子2个项目,6个项目在建。通过招商引资,高德产业园区成功签约4家企业入驻,有序推动8家企业落地签约,预计总投资达到156.5亿元,2024年—2027年产值可达48.3亿元。

“发展‘飞地’经济,是当前全州借势借力、扬长补短、推动发展最行之有效的举措之一,进一步激活了甘孜发展新动能。”甘孜州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查鹂表示,下一步,甘孜州将健全飞地园区体制机制,依托各“飞地”园区,有序承接发达地区产业和战略备份项目转移,推动州内外要素高效流通,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支撑甘孜未来、服务全国全省战略全局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四川经济网记者 蒋师帅 杨琦)

(图片由甘孜州经济和信息化局提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