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宜宾:经济大市挑大梁 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发展为经,改革为纬,民生为重。2024年,宜宾以昂扬的奋进姿态书写历史。

一路向北。首趟从宜宾始发的中欧国际班列驶离宜宾港站,最终抵达位于中东欧腹地的波兰马拉站,宜宾打通北向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对外开放新通道。

一路向东。随着时速350公里的渝昆高铁川渝段正式开通,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宜宾和泸州时空距离首次被拉近到半小时内,宜宾同时进入成都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交通枢纽地位不断提升。

路,是空间标识,也是时代印记。作为四川经济大市,宜宾勇挑大梁,向“新”而行,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为高质量发展“打样”。

俯瞰宜宾城市景观。 兰锋 摄

产业宜宾 夯实发展根基

宜宾被誉为“中国动力电池之都”,新能源产业生机盎然,动力澎湃。

在宜宾三江新区,一秒钟就能生产一个电芯,一天生产的电芯可装备近3000辆新能源汽车,时代长安动力电池生产基地生产的动力电池大批运往重庆,装备在长安汽车的多个新能源品牌车型上。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推进,2024年上半年,重庆汽车产量121.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39.1万辆,同比增长1.5倍。

2024 年上半年,四川动力电池总产量达64.6GWh,同比增长56.4%,在全国的占比从上年的六分之一提升至五分之一。其中,宜宾动力电池销量占全省90%以上。

位于宜宾高新区的和光同程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5G智能制造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车间里穿梭忙碌,熟练地操作机器设备,车间生产有条不紊。 罗顺 摄

当下,四川时代8期动力电池生产项目建设正酣,2025年底建成投产后,宜宾动力电池产能将达到210GWh。随着宁德时代在宜宾规划的10期项目逐步落地,宜宾成为宁德时代在西南布局的世界级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一年间,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宜宾异军突起。2024年1月,宜宾储能产业园开建,吸引了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头部企业纷纷落子。同年12月底,四川省首批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在宜宾投产。当前,园区内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大唐四川已正式投入运营,力争今年产值达到100亿元。

一年间,国家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雏形初现。2024年,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宜宾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光伏头部企业入川布局、落子宜宾。从2022年以来,宜宾光伏产业从零起步迅速崛起,涵盖硅料、硅棒、切片、电池片、组件五大环节,以及光伏玻璃、光伏银浆等重要配套辅材,成功引进多家优质光伏企业,在四川率先实现光伏全产业链布局,成为全国快速构建起全产业链生态圈的光伏新城。

宜宾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新型储能和晶硅光伏等多个新能源产业新赛道,既相互赋能,又相互促进,正加速向绿色新能源之城蝶变。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根基,宜宾坚持“以城聚人、营城聚产”,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基础更牢。

当前,宜宾“4+4+4”现代化产业体系脉络清晰,机械制造、轻工纺织、能源化工、建筑材料四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四大主导产业迈向千亿级,新型储能、数字能源、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四大未来产业加速集聚。

改革宜宾 激发未来潜力

2024年11月,一辆挂载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动力锂电池集装箱的列车驶出四川宜宾港,驶向上海,这意味着动力锂电池拿到了“火车票”。这趟列车不仅突破了锂电池产业的物流瓶颈,更为提升动力电池产业外向度和扩大对外开放开辟了新通道。

向改革要动力,这是宜宾多部门共同推动制度创新的结果。作为一座具有改革创新基因的城市,上世纪90年代,宜宾在全国率先实施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创造了闻名全国的“宜宾经验”。新时代的宜宾,探新路,做示范,勇立潮头,敢为人先。

2024年11月5日,宜宾市举行部分县(区)党委主要负责人变动交接仪式,3位履新的县(区)委书记分别签署《交接书》,离任者介绍了任期内履职情况,并对交接事项作说明。

这是宜宾在全省率先探索完善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变动交接制度的基层改革实践,目的是进一步鲜明新时代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通过交清账册、明晰任务,树立正确政绩观,坚决把县区工作锚定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扩大城市开发改革。一年来,宜宾把宜宾高铁南片区、宜宾高新区等城市片区开发建设作为“试验田”,探索片区开发建设新模式,破解城市开发建设中重点区域聚焦不够等问题,以片区化开发带动城市整体跃升。

加强招商引资改革。应对招商新形势,宜宾市产业投资基金群规模翻倍。2025年1月10日,宜宾市60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群正式亮相,宜宾拟整合已组建的18支、300亿元存量基金群,同时在未来3年内新设立300亿元增量基金群,打造总规模超600亿元的投资发展基金群,为未来招商引资蓄势赋能。

向创新要活力。一年来,宜宾拓展“揭榜挂帅”科技项目领域,重点围绕晶硅光伏、动力电池、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开展科研攻关,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宜宾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2024年7月,宜宾创新启动“揭榜挂帅”新型研发机构“江源行动”计划,面向全球广纳科学家团队与产业领军人才。

2024年底,在宜宾市科技创新发展大会上,6家新型研发机构及产业科研平台、5家科技型企业孵化器落子宜宾,一批“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集中签约。

向开放要潜力。坚持高质量发展,宜宾在全省率先推动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出海,拼抢新能源产业新赛道。

宜宾制造,正快速走向全球。2024年前三季度,宜宾货物贸易进出口246.32亿元,规模位列全省第二,其中,宜宾造“新三样”出口增速均超15%。

左手成都,右手重庆。过去一年,宜宾与重庆共建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汽车零部件协同配套基地加快推进,已成功招引13家企业入驻;宜宾和成都协作打造的成宜装备制造产业园全面投产,成宜国际物流园预计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一个发展更为均衡、动力更为充沛、后劲更为强劲的高质量发展新宜宾,正以昂扬之姿展现在世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