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李洋)1月21日,成都轨道集团发布《成都轨道交通绿智城轨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持续培育壮大轨道交通新质生产力,开启打造全国“绿智城轨”典范新征程,推动轨道城市高质量发展。这也是全国首个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超大线网级绿智发展规划。
《白皮书》
《白皮书》以“智慧蓉城”建设为牵引,以切实的运营需求为导向,以解决行业难点痛点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动力,构建“绿色城轨、智慧城轨、融合城轨”三位一体的科学发展体系,全力推动轨道与城市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为全面保障市民乘客绿色出行、城市高效运行,《白皮书》提出,深入开展“绿色织网”行动,持续完善“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进一步促进车站周边配套交通接驳设施建设,加强与公交站点、出租车停靠点、P+R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有效衔接;综合考虑不同线路、不同时段客流特点,进一步推动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下跨线运营、无感换乘、快慢并行等运输组织举措的综合应用,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出行体验。
27号线列车
聚焦智慧城轨建设,《白皮书》提出,将坚持创新驱动,紧扣轨道运营和产业发展所需,围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应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战略性产品开发,构建覆盖线路、车站、场段、车辆全方位的智慧体系,实现城轨交通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未来,乘客从进站、到乘车、再到出站,全流程会越来越智能、高效。
市民乘地铁出行
其中,在推进新一代智慧车站建设方面,《白皮书》提出,将围绕乘客进站、购票、安检、进闸、候车、出站全流程服务需求,在重点换乘站推广应用智能客服中心,提供票卡处理、路径导航、智能问询等自助服务;试点智能客服机器人,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灵活、具有科技感的出行辅助服务。
“变聪明”的不只是车站,还有列车。《白皮书》提出,将打造“高安全、高智能、高品质、高便捷”地铁列车,推出全国首条“常规全自动+车车通信”地铁线路,应用司机操控台屏幕融合、可诊断智能配电系统等新技术,提高列车自主运行能力和运营效率。
建轨道就是建城市,通轨道就是通生活。《白皮书》提出,将促进新技术与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区域、城市、产业、文化等环节有机融合,形成多元一体的城轨融合发展格局。
从“行”的便捷温暖到“住”的舒适幸福,成都轨道集团有序推动24个TOD示范项目建设,商业年均开工量、持有量均位居成都市第一。《白皮书》提出,将努力打造创新、开放、绿色、宜居、共享、智慧、安全的TOD未来公园社区新样本,有力促进城市空间形态优化、功能配套完善和生活品质提升,为广大市民提供丰富多样、品质卓越的生活体验;持续打造集智慧出行、网订店取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轨道生活智慧服务平台,实现轨道生活线上线下融合贯通,加速构建轨道上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
双凤桥TOD未来社区
从站点品质生活到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提出,将聚力打造科技创新融合平台,提速建设一批中试熟化、概念验证、检验检测平台,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推动更多轨道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开展高端装备制造、数智化、新材料、新能源等战兴产业领域研究,前瞻投资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加快推动构建成都现代化轨道交通产业体系。
(成都轨道集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