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农业银行开江县支行在春节期间截获一张大额假存单

“啥?存单是假的!”1月31日,正月初三,家住达州市开江县城的伍女士本来心情特别舒畅,上午10时许,她进入农业银行开江县橄榄支行营业厅办理一笔业务时,无意中在包里翻出了一张金额为17万元的两年期定期存单,便想让银行工作人员查一下这张存单该什么时候到期。

没想,一接过这张定期存单,农业银行柜面经理熊珠江通过观感便发现存单尺寸大小、纸张厚度、制作材质、表面颜色等,都与银行正常的存单存在明显差异,初步判断属于假存单,于是,他立即向当日值班的网点主任廖真琴报告了情况。

廖真琴立即来到营业窗口,使用存单真伪鉴别工具和档案系统进行双重鉴定,发现其尺寸比银行正常存单偏大、纸张较银行正常存单偏厚、存单颜色较银行正常存单暗淡,还缺乏防伪标识等,属于伪造;再进入银行系统进行核查时,发现该存单号码与系统留存号码虽然相符,但原存款已于2023年3月30日至2025年1月5日相继分7次,全部提前支取,当前存款余额为零。

经多次核实无误后,银行工作人员只好就伍女士原存款已被全部提前支取,目前存单系假存单的事实告知了她。当听到这一消息时,伍女士懵了,因为自己并未提前支取这笔存款。

“请你别激动,放心吧,会查清情况的。”在安慰了伍女士一句后,银行工作人员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了案。没多久,开江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便赶到了农业银行开江橄榄支行,受理了此案,并展开侦查。

经调查发现,2023年3月13日,因工作忙,伍女士委托其女婿持着她的身份证来到农业银行开江县橄榄支行代办了一笔金额为17万元的两年期定期存款。办妥后,女婿将预留密码、定期存单和伍女士的身份证等交给了其女儿保管。

没想,伍女士的女儿动起了“歪心思”,凭着掌握存款密码、存单、身份证等有利条件,于2023年3月30日持自己的身份证,在未告知母亲的情况下,提前“代取”了第一笔7000元,于是,伍女士的存单金额由17万元变成了16.3万元。

过了一段时间,母亲催问办理定期存款一事,其女儿这才慌了,便按照银行原始存单的模样,伪造了一张金额为17万元的假定期存单,蒙混过了关。之后,她又在急需钱时,采用相同的方法,持着真存单、母亲和自己的身份证相继6次来银行“代取”走了剩余的全部16.3万元存款。

据了解,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侦查中。

(郑年孝 刘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