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社会 >新闻详情

以家为基,筑牢党员干部的廉洁防线

2025-02-14 10:15:20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王万川校对:赵丁责任编辑:郑红梅审核:杜静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承载着个人成长的最初印记,也映射着社会风气的万千气象。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家庭的意义更为深远,它不仅是情感的栖息地,更是党风政风的微观体现。

清廉家风是个人成就的“基石”,是社会和谐的“纽带”,更是抵御腐败的“盾牌”。以爱为基,构筑廉洁港湾。魏晋时期潘岳在《家风诗》中提到“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家道要想兴旺发达,必然离不开家风的赓续绵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加强对党忠诚教育,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在家庭中,党员干部要带头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通过日常的学习交流,向家人讲述党的光辉历史、伟大成就和初心使命,让家人深刻认识到党的事业的伟大意义,从而增强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利用家庭聚会、亲子活动等机会,与家人一起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分享学习心得,引导家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言传身教,传递廉洁基因。

宋代范仲淹在《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提到“儿孙坚心守,成家种善根”。“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修身,是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也是齐家的根本所在。在日常生活中,党员干部要注重细节,从点滴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与他人交往中,要诚实守信,遵守承诺,做到言行一致;在家庭中,要关心关爱家人,尊重长辈,爱护晚辈,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在工作中,要敬业奉献,认真履行职责,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这些具体的行动,让子女在耳濡目染中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传承美德,弘扬廉洁清风。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清代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提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换一种方式说,家风是人行走在人世间的底气。在家庭生活中,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做起,不铺张浪费,不追求奢华。教育家人珍惜粮食,践行 “光盘行动”,让每一粒粮食都不被浪费。

在购买生活用品时,要注重实用性和性价比,不盲目追求名牌和高端产品。要养成节约水电的好习惯,做到随手关灯、关水龙头,合理使用电器设备。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体现出勤俭节约的精神,也能培养家人的良好品德和生活习惯。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任重而道远。

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优良家风成为我们砥砺品行的 “磨刀石”、抵御贪腐的 “防火墙”。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胡巧玲)

相关推荐